第33章 名震天下(3 / 3)

還有一些詩詞,甚至隻聽了一兩首,就能讓頭維持半天不痛,李知大為慨歎:“如此才俊,何不入朝為官?朕願將宰相之位授之。”

女兒安平,更是對這位子華先生極為推崇,通過種種渠道,收集了他的全部著作不說,他寫的一些詩詞文章,倒背如流,談起子華先生,便一臉崇拜,被突然問及“可願嫁給這位子華先生時”,女兒那雙腮暈紅、俏目含春、支吾不能言語的表現,李知哈哈大笑道:“等這位子華先生到了洛京,朕必賜下大婚,招他做你的駙馬!”

“父皇就知道取笑安平,安平不理你了!”

嘴上雖是這麼說,安平公主臉上卻無半點不樂意的意思,眼裏,反而閃過一絲莫名期盼。

這又惹得李知哈哈大笑。

父女倆對子華先生的了解越來越多,卻也沒想到,這位子華先生,自今年五六月份,傳回幾十首邊塞詩後,沉寂兩個多月的他,通過甘州的快馬軍報,竟傳來了一篇《石頭城戰記》。

這篇文章,沒有山水美景,反而詳述了一場波瀾壯闊的邊境戰爭,裏麵描寫的戰爭場麵,著實叫人難以平靜。

那句“明犯大周天威者,雖遠必誅”,更是讓李知彈坐而起,連呼三聲“彩!彩!彩!”,頭暈目眩之症,頃刻全消。

“田子華,天下奇才也,朕,很想親眼見他一麵。”

一旁的太監馬德喜聞言,立馬出了個主意,說道:“陛下何不下詔書一封,詔那田子華進京麵聖,他不就過來了麼?”

“好!那便聖旨詔他前來一見!”

……

天聖廿五年,十月中旬。

遍布大周全國十州的千餘家子華書屋,發行的最新一期的《子華文集》上,近三個月沒發表什麼詩文著作的子華先生,這次發布的作品數量,竟占了這期《子華文集》篇幅的一大半。

包括那篇兩萬餘字的文章《石頭城戰記》,和《破陣子?夜行軍》、《漁家傲?秋思》、《出塞詩》等上百首詩詞。

這些作品一經問世,不久,便引起文壇震動、朝廷震動、天下震動!

“子華先生,恨不能與你一同前往石頭城,恨不能與蘇老將軍一同殺敵報國!”

“明犯大周天威者,雖遠必誅!必誅!我大周萬歲!”

“男兒何不帶吳鉤,征服西域五十國?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我也欲攜那三尺青鋒,與子華先生一道,踏馬邊關,殺盡胡寇!”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將軍白發生!蘇老將軍一片赤膽忠心,老驥伏櫪,叫人敬佩。”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吾亦願做那龍城飛將,永守邊關,戮盡胡寇,保我周道永昌!”

“不讀書了,參軍報國去也!”

這些文章詩詞,令無數熱血青年投筆從戎,棄文從武,投身軍中,在將來,這些青年,有的成了一代名將,有的血灑戰場,有的成了大周脊梁……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通過子華先生在邊塞創作的這些詩文,無數人的命運軌跡,發生了改變。

這些邊塞詩詞,也給大周國,注入了一股尚武之魂。

自此以後,大周寸土,大周百姓,再未陷於任何異族之手。

而子華先生之名,舉世聞名,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