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如何調理、保持良好的睡眠(1 / 3)

人一天睡多久最合適

一個人每天睡幾個小時最合適?答案因人而異。人需要睡眠的時間取決於身體素質以及每天的工作和某種天性。睡眠的質量,與睡覺時間長短關係不大,而是和睡眠深度有關。一般情況下,健康的人入睡不久就可進入沉睡的階段,但隻持續1~2個小時,將近天亮時,睡眠就會變得越來越輕。兒童開始睡眠時也如此,但在睡眠完全變弱以後,也就是睡眠階段快要結束時,又進入一個沉睡階段。

神經衰弱、勞累過度和患有失眠症的人一般很難入睡,長時間處於輕睡狀態,直到接近黎明睡眠快要結束時才進入沉睡狀態。如果這些人因為上班等某種原因在其沉睡結束之前就必須起床或者被叫起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精疲力竭的狀況。

一般情況下,2~5歲兒童的正常睡眠保持在14個小時左右為宜,6歲兒童每日睡12個小時即可,7~14歲的孩子每天應睡足10個小時,15~50歲之間的人每天最好睡8個小時,50~60歲之間的人隻需睡5.6個小時,60歲以上老人每天睡三四個小時基本不會感到困倦。

睡前做放鬆運動有助於健康

睡前做一些放鬆運動,不僅可以提高睡眠質量,而且對健康有很多好處。睡前可按照以下幾種方式做運動:

1.旋轉頸部。直立,手臂自然下垂,盡可能地向左、右、前、後伸展頸部。

2.轉肩。頭不動,慢慢地向前、向後轉肩。

3.抬臀。先蹲立,再兩手向背後伸出撐地,然後向上抬臀,使人體好似一個“橋”狀,兩手慢慢地向腳後跟靠攏,20秒鍾後恢複到開始姿勢。

4.兩臂上舉。兩手臂置於頭上,十指交叉,兩臂緊貼耳部,做最大限度的手臂上伸動作;然後十指分開,兩臂在空中自然抖動放鬆上肢肌肉。

5.站立。兩臂在體前放鬆甩動並抖動,以放鬆肌肉。用手捶打、搓動大腿肌肉,使大腿放鬆。

6.仰臥。雙手托住腰,並努力使臀部和下肢向空中豎起,在空中進行下肢的振動,借以放鬆大腿肌肉,再屈膝坐於床上,用雙手搓動小腿腿肚,從而放鬆小腿肌肉。

7.兩手抱膝而坐,然後呈球形前後滾動。可放鬆背部肌肉、減輕腰痛症狀。

另外,當睡眠方向為南北方位時,從大腦皮層發出的睡眠電波經脊髓傳遍全身的主要途徑與磁力線的方向一致,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選擇健康的枕頭更有利睡眠

在睡眠過程中,保持腦部的血液供應和頸椎、肌肉的舒適是保證睡眠質量的重要前提,所以枕頭選用得科學與否,與睡眠的好:不關係非常密切。

對於枕頭的科學選用,中西醫有不同的說法。

西醫:枕頭過高或過低都對頸椎不利。

枕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保證人體在睡眠時頸部的生理弧度不變形。若枕頭太高,會使頸部壓力過大,還會造成頸椎前傾,頸椎的某部分受壓過大,破壞頸椎正常的生理前曲角度壓迫頸神經及椎動脈,引起頸部酸痛、頭部缺氧、頭痛、頭暈、耳鳴及失眠等腦神經衰弱的情形,並容易發生骨質增生。若枕頭太低,頸部不但無法放鬆,反而會破壞頸椎正常的弧度。所以枕頭太高或太低,都會對頸椎有所影響,造成各種頸部症狀。

中醫:低枕易引起供血不足。

高枕容易引起頸椎病,有很多落枕病人就是因為睡了太高枕頭的緣故;低枕容易引起供血不均衡造成鼻黏膜充血腫脹,而鼻黏膜很敏感,一腫脹便會影響呼吸。如果頸部與肩部在一覺醒來後出現酸痛的現象,那也可能是枕頭太低或不用枕頭造成的。

專家建議:

(1)一般來說枕高以10~15厘米較為合適,具體尺寸還要因每個人的生理弧度而定。

(2)枕頭的硬度要適中,一般蕎麥皮、穀糠、蒲棒枕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3)枕頭的長度正常情況下最好比肩膀要寬一些。不要睡太小的枕頭,因為當你一翻身,枕頭就無法支撐頸部,另外過小的枕頭還會影響睡眠時的安全感。

(4)枕芯要有柔軟感和較好的彈性、透氣性、防潮性、吸濕性等。

中醫藥枕助你香甜入夢

中醫認為使用藥枕有諸多好處,不同身體情況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枕,從而達到祛病、健身、延年的功效。

1.茶葉枕

將泡飲過的剩餘茶葉曬幹,再摻以少量茉莉花拌勻裝袋即成。具有防火、防壓、清熱、解毒、明目、利尿和消暑等功效。

2.菊花枕

將幹菊花裝入布袋中做枕頭,適用於頭痛、頭暈、瘡癤、腫毒、風火眼赤、昏花或血壓偏高等病症,具有防治功效。

3.綠豆枕

將綠豆湯剩下的綠豆皮曬幹,再摻以整個或碎的綠豆裝枕即成。因綠豆性寒,故有清熱解毒、止渴防暑和利尿消腫等功效,常用來防治頭痛腦熱、眼赤喉痛、瘡癤、腫毒和心煩口渴等病症。綠豆如與菊花、決明子共做成藥枕,可以清心、解熱毒和退目翳等功效。民間將此藥枕又稱之為明目枕。

4.五葉枕

由桑葉、竹葉、柳葉、荷葉和柿葉五種摻勻並裝袋而成。因其性味苦寒,故能治療暑熱頭昏、眼赤模糊、咽喉腫痛和高血壓等病症。

5.白礬枕

白礬又叫明礬,性寒,味酸澀,故有解毒與祛濕的功效。用碎末裝袋作為墊枕,有清熱祛火、降壓醒腦和清痰祛濕毒的治療作用。

6.小米枕

性溫平,涼熱適中,尤其適用於小兒枕用,具有防病健身助發育的功效。

傳統安神助眠保健食品

傳統安神助眠保健方以補益為主。常用的食物有蓮子、大棗、酸棗、百合、龍眼、山藥、鵪鶉、牡蠣肉、黃花魚,以及動物心髒等。睡眠改善後,可以使大腦疲勞恢複,有利於學習記憶。從這點來講,安神之品也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方一]

大棗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水煎煮茯神,濾取汁液,以茯神藥與大棗、粟米同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大棗甘溫,功善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據日本學者報道,從棗提取物中分離出一種物質,藥理實驗證明有鎮靜、催眠作用。這種鎮靜作用,與中醫的“安神”功效的提法是相符合的。

茯神,為多孔菌植物茯苓,菌核中間的鬆根的白色部分,性味與茯苓相同,味甘性平,擅長養心安神,專用於心神不寧、驚悸健忘之症。

正如《名醫別錄》所述,茯神“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其水煎劑有鎮靜作用。

粟米,即小米,營養成分與普通稻米相似,有健脾和胃作用。《隨息後飲食譜》認為“粟米功用與秈米略同,而性較涼,病人食之為宜。”

本方若單用大棗恐力弱,故選用茯神、粟米為輔佐,配茯神加強安神之力,配粟米以助脾胃之氣。全方具有健脾養心、安神益智的作用,凡心脾兩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集中者皆適用。

[方二]

鮮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剝成瓣,洗淨,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將熟時加入百合煮至粥成,加入冰糖調味。如無鮮百合,可以用幹百合10克代之,直接與米同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

百合自古作補益之物,亦食亦

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諸家本草記載其保健作用有:“補土(即脾髒),安心”,“益誌”,“滋養強壯”,“不老延年”等。其性味甘乎,具有補中潤肺,清心安神功效。

[方三]

鮮桑葚100克,鮮百合50克。將2味洗淨,水煎服,每日1次。

桑葚,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陰補血而易除熱,為常用的補肝腎之品,經常食用,對改善“心腎衰弱不寐”效果顯著。百合補益而兼清潤。肝腎陰虛而虛熱內生,上擾心神則夜不成寐,煩躁不寧,而桑葚補陰除熱,百合寧心安神,陰複熱退,神清寧靜而安然入睡。

本品還具有潤腸通便之功,也可用於習慣性便秘。脾胃虛寒泄瀉者忌用本方。

調整好睡眠姿勢也很重要

睡眠的姿勢通常有三種:仰臥(平臥)和側臥以及俯臥。據統計,取俯臥睡姿的人很少,不超過5%,俯臥時易壓迫內髒,又不利於呼吸,一般不提倡。仰臥平躺,這種姿勢有利於血液循環,還有人說有利於美容,但要注意不要把手放在胸部,否則睡中會有壓抑感而做惡夢,也不利於呼吸。取這種睡姿的人約占20~25%。側臥有利於全身肌肉放鬆,又有利於胃腸蠕動,可助消化,人們多采用這種姿勢,約占70%。側臥位又以右側臥為更好,側臥時讓腿自然彎曲,頭部稍前傾,即睡如“弓”形,可使全身肌肉放鬆易於消除疲勞,右側臥還有助於食物由胃向腸的通過。當然個人的睡姿不能強求一致,可依個人勺習慣和身體狀況自行選擇,以能促進睡眠又有利於健康為好。一些特殊求人群更要特殊處理,另外,有的人還注意睡覺時身體的朝向。

貼心小知識

孕婦的睡眠姿勢尤其要講究

孕婦的睡眠姿勢更要注意,一般因為懷孕子宮增大,多向右側偏移,因此對右則腹腔血管神經的壓力會較左側要大得多,因此孕婦一般情況下向左側臥位對胎兒較有利。但如果胎盤的位置在左側壁,則要少取左側臥位,以免胎兒壓迫胎盤,影響到胎兒的血循環。

創造優質的睡眠環境更利於睡好

人們睡眠質量的好壞,與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噪音、缺隼、陰暗、過分強烈的光照及環境汙染等,都對睡眠不利,所以要盡量使我們所處的環境優美、安靜、空氣流通、光照適宜,有合適的濕度和溫度,保持清潔衛生等。以下環境因素,對睡眠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