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檔案執法現狀調研與思考(1 / 3)

河南檔案執法現狀調研與思考

調查報告

作者:劉道英 楊寶章

為了全麵掌握河南檔案行政執法現狀,特別是《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頒布以後的檔案行政執法情況,進一步提高檔案行政執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威懾力,實現依法治檔目的,促進檔案事業發展,2014年8月~11月,河南省檔案局組織得力人員,采取多種形式,對全省檔案執法現狀進行了比較全麵、深入、係統的調研。通過此次調研,了解了現狀,摸清了家底,發現了問題,理清了思路。同時,針對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深度思考。

1 基本情況

1.1 調研方法。此次調研,講究“點麵結合”,意在科學、客觀地了解真實情況。“點”就是選準實地調研點。調研中,經過綜合考慮,認真篩選,豫南選取了信陽市、駐馬店市,豫北選取了焦作市、新鄉市,省直管縣(市)選取了汝州、新蔡共12個市、縣(市、區)作為實地調研點。實地調研時,每到一地,市、縣(市、區)兩地都要走到,采取“聽、看、查、談”(聽彙報、看現場、查記錄、搞座談)的方式進行,意在了解實際情況。

“麵”就是全麵發放調查表調研。此次調研針對全省18個省轄市、159個縣級區劃單位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是一次檔案行政執法現狀的全麵普查。此次調研曆時四個月,共發放調研表177張,收回有效表165張,占發放表數的98.3%。其間,關於調研表中相關內容如何界定、怎麼填寫等問題,調研人員與全省各地檔案部門往來電話溝通多達上百次。

1.2 主要數據。此次調研,主要了解最近一年有關檔案行政執法情況,特別是《規定》頒布實施以後的情況,目的是掌握數據,摸清家底。製定的調研表涵蓋29項內容,比較全麵、詳細地顯示了全省檔案行政執法的狀況。全省檔案執法情況最後彙總主要數據如下表所示:

2 現狀剖析

2.1 持證執法情況。從數字顯示看,全省共有檔案行政執法證421個、檔案行政監督證77個,而全省縣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有178個,平均每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2.9個檔案行政執法證。檔案行政監督證主要分布在省轄市檔案局和省檔案局。從實地調研情況可知,執法人員法的意識逐漸增強,執法過程中絕大多數能夠持證上崗,無證執法的情況逐漸減少。但從基層各縣(市、區)反饋的調查表中可以明顯看出,檔案行政執法證分布不均。據統計,由於各種原因,全省仍有19個縣(市、區)沒有檔案行政執法證,約占全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總數的10.67%。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那就是說,平均每個省轄市有1.05個縣(市、區)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沒有檔案行政執法證,而沒有執法證就不能進行檔案行政執法,自然就無法更好地發現和製止檔案違法違紀行為。

2.2 職能發揮分析。調查數字顯示,全省有68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專門設置有法規科(股),約占總數的38.1%。其中,18個省轄市中隻有3個沒有法規科;檔案行政執法職能設在辦公室的有31個單位,約占總數的17.4%;檔案行政執法職能設在業務科的有47個單位,約占總數的26.3%;檔案行政執法職能設在其他科室的約占總數的18.2%。從實地調研可知,檔案行政執法職能不管設在哪個科室,基本上不影響職能的正常發揮。職能設置不統一主要出現在基層縣(市、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不統一的主要原因,則是受單位編製職數限製造成的。一方麵是沒有編製,無法設置法規科(股);另一方麵又必須履行檔案行政執法職能,這是《檔案法》賦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於是,不少單位隻好把幾個職能合並放在一個科室裏。這就出現了在許多縣(市、區)檔案局,同一個人既負責業務指導,又負責檔案執法,身兼數職的現象非常普遍。

2.3 文化知識水平。數字顯示,全省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具有本科以上文憑的314人(碩士11人,本科303人),占總數的63%;具有大專文憑的176人,占35.3%;中專以下文憑的12人(中專9人,高中3人),占1.7%。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較高的文化知識基礎,加上工作經驗的積累,奠定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有助於提高檔案行政執法過程中處理特殊問題的能力。

2.4 專業素養比對。從數字上看,全省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的77人,約占15.4%;大學檔案專業畢業的95人,約占19%;大學管理專業畢業的103人,約占20.6%;其他專業畢業的約占45%。盡管專業素養高低與所學專業未必完全一致,但所學專業是專業素養的基礎,從調研數字可以看出,大多數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具備法律、檔案或管理等專業知識,加之長期實踐曆練,特別是每年都要進行專業培訓——單就培訓這一點講,有數字顯示,每年上級檔案部門、本級政府部門、本身內部三個層次培訓都有具體次數,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平均每年每人至少能參加一次培訓,可以肯定,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的專業素養是能夠勝任工作需要的。在檔案行政執法工作上,從掌握的實際情況看,全省湧現出不少典型單位和典型個人,典型單位如新鄉輝縣市檔案局、平頂山市檔案局、三門峽市檔案局、鄭州新密市檔案局等,典型個人如劉子芳(許昌縣檔案局)、秦玉學(輝縣市檔案局)、賈兆全(新鄉市檔案局)、賈江濤(平頂山市檔案局)等。劉子芳結合工作實踐編寫出版的《檔案行政執法工作手冊》,注重實踐、可操作性強,廣受基層檔案工作者的青睞;秦玉學在依法治檔上大刀闊斧,大膽嚐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檔案管理》2014年第2期發表了他寫的《高揚起依法治檔的風帆乘勢向前——檔案行政執法芻議》,全麵介紹了檔案行政執法的經驗體會;賈兆全作為新鄉市檔案局法規科長,多年來想方設法,檔案執法規範科學,工作開展卓有成效,從《新鄉市(縣)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調研報告》(《檔案管理》2014年第2期)中可以比較全麵地了解其檔案行政執法的好做法、好經驗;賈江濤是平頂山市檔案局主管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副局長,在檔案行政執法工作上有思路、有方法、有創新,提出的規範執法、柔性執法、文明執法理念在具體工作中產生了較好效果。當然,專業素養高低分布不均,總體看,省轄市檔案局普遍好於縣(市、區)檔案局;單就基層縣(市、區)比較,省直管縣(市)好於普通縣(市),經濟發達縣(市、區)好於經濟落後縣(市、區)。

2.5 執法隊伍現狀。數字顯示,全省檔案法製機構近一年中,調入17人、調出13人、提升13人,其中提升人員絕大多數沒有離開檔案部門。總體考量,檔案行政執法隊伍相對穩定,沒有出現大進大出的現象。隊伍相對穩定,有利於工作開展的連續性和有效性。當然,隨著依法治檔力度的逐步加大,檔案行政執法隊伍人員不足、力量偏弱的問題暴露無遺,特別是一些基層縣(市、區)檔案局,由於受到體製、編製、機製的多重限製,單位進人,難上加難,有的縣(市、區)檔案局多年沒進過一個新人,即使偶爾來一個人也未必是單位急需的。比如,汝州市檔案局,近10年沒進過一個新人,在編人員逐年減少、老化,而檔案數量卻在逐年增加,工作又不能不幹,沒辦法隻好聘用臨時工。類似汝州這種現象,在基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並不少見。實事求是講,基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檔案行政執法隊伍力量薄弱的問題非常嚴重,加之其他因素,導致有的單位一年也很難開展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檔案行政執法,即使開展了,也說不清是業務指導,還是檔案執法。因為,很多人都是身兼數職,往往是業務指導與檔案執法交叉進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說不清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