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築素有“物必飾圖,圖必有意”的特征。門罩上的吉祥紋飾彰顯了徽州人敬宗睦族、忠孝節義、好善樂施、賈而好儒、學而優則仕的倫理道德觀和價值觀,其裝飾主題較其他地區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科場得意,以文入仕
中國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甚至低於手工匠人。因此,徽商雖富甲一方,但仍崇尚讀書考取功名,光耀門庭。“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人生信條在徽州代代相傳。這些價值觀體現在宗祠、牌坊和住宅的裝飾雕刻上。同樣,在門罩的細部裝飾上也有呈現,如桂花寓意“蟾宮折桂”,鷺鷥和蓮葉寓意“一路連科”,5個孩童寓意“五子登科”,果盤中的桂圓、荔枝、核桃寓意“連中三元”,一隻花瓶中插3隻戟和笙寓意“平升三級”,插在瓶子裏的三根雀翎寓意“翎頂輝煌”等。
2.尚文好古,耕讀並舉
徽州人崇尚讀書,遵循古訓,賈而好儒。在門罩的磚雕上常可看到香爐、瓷瓶、金磬、書畫組成的“博古雅好”圖,古琴、棋盤、古書和畫軸組成的“四藝雅聚”圖,透出濃鬱的書卷氣息和士文化色彩。同時,徽州人還崇尚勤勞致富,勤儉持家。裝飾圖案有砍柴的樵夫、耕歸的農夫、吹笛的牧童及男耕女織的田園風光等。
3.太平吉祥,納財富貴
徽州地理環境惡劣,外出經商、科考的道路崎嶇艱險,素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說法。因此,徽州人最大的願望是祈求在外親人的平安;同時,外麵的男人也祈盼留守女眷能安享太平。祈求太平、盼望收獲的願望在裝飾雕刻上成為常見的主題。祈求太平的有,瓷瓶插如意,寓意“平安如意”,爆竹和鵪鶉寓意“竹報平安”,瓷瓶插月季花寓意“四季平安”。祈求財富的有,垂釣的漁翁寓意“漁翁得利”,聚寶盆和元寶寓意“日進鬥金”,海棠花和牡丹花寓意“富貴滿堂”等。
4.忠孝節義,仁禮智信
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徽商在家鄉興修水利、修築道路、捐資助餉、興建書院祠堂。清代歙縣商人鮑漱芳屢次捐輸,乾隆帝親筆為鮑氏祠堂題寫“慈孝天下無雙裏,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對聯。弘揚和旌表忠孝節義、仁禮智信的裝飾紋飾有,一隻大雞帶五隻小雞寓意“教五子”,三隻水缸和五位仙人寓意“三綱五常”,芙蓉花和桂花寓意“夫榮妻貴”,蘭花寓意友誼的“同心之言”等。
綜上,徽派民居的門罩已經淡化了實用功能,其裝飾紋樣具有濃鬱的文人氣息,其裝飾主題或光耀門庭或教化子嗣,或祈福納祥或借古明誌,表達了房屋主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追求和審美情趣,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為當代設計提供了豐厚的藝術養分。
參考文獻:
[1]朱廣宇.門窗、隔扇裝飾藝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尚潔.中國磚雕[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3]梁思成.營造法式注釋[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3.
[4]野崎誠近.中國吉祥圖[M].王宏,劉宏娟,編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