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1 / 2)

試析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素質教育

作者:周清秀

【摘要】在小學課程素質教學的全麵推進下,運用多元化的課程教育模式進行課程教育模式的提升,是目前小學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體現。數學課程采用合作學習法能夠從綜合方麵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協作意識,是一種個人品質與學習風格的素質培養模式。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之中采用合作學習法,有利於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從自身來體驗學習的樂趣,充分挖掘學生的多方麵潛能,有效推動素質教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的融合。

【關鍵詞】小學教育 數學課程 合作學習 方法應用

合作學習方法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的過程中,對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一個學習單位,利用動態教學因素來促進團體間對於知識的交流,充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把握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形成“動態”的學習過程,從學生習慣的養成方麵進行學習行為的塑造,從而達到學習成績提升的直接目的。

一、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明確數學課程學習任務

在數學課程進行分組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具體的分組操作:首先需要廣泛發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分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使學生自主搭配,對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和責任心等方麵有所提高,分組需要選出組長,並且組長需要對小組的具體活動安排進行總負責;其次,學生需要按照能力和學習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換,把不同性別、不同學習成績的同學分進一個小組,小組的組合最好是按照教室內座位的排列順序,前後桌同學可以組成一個小組,方便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討論;最後,在學習合作小組分組完成之後,要爭取使小組內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課程討論中,最大限度的為學習小組發揮出個人才智,為學習小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靈活運用課內活動的組織,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知識講授內容,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方法,在課本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將一些活動性遊戲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充分帶動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如小學課程在對“小數點位置變化而產生的影響”進行講解時,小學生對於“小數點”的概念理解並不是很明確,對於小數點產生“位移”時,學生總是不能理解“小數點位移”所產生的意義,因此可以將這個問題帶入課堂合作性學習之中。學生可以使用數字卡片,教師可以選擇一組數字排列,使學生進行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如數字“1、2、3”,學生可以通過小數點放置的位置組成“1.23”,再讓學生將小數點向右邊位移,分別可以變成“12.3”和“123.”,讓學生找到小數點發生位移之後數字的大小所發生的變化。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展開小組討論,教師對基礎知識進行指導,使學生親手操作,主動參與合作。通過對數字卡片的組合,學習合作小組需要對小數點位移後所產生的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在合作討論結束之後,班級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代表對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之後對學生們得出結果所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講評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