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昊,你好大的狗膽!”玄宗皇帝一聲怒喝,群臣皆是不自主的正了正身子。
李存昊臉色一變,而後,跪了下來,“老臣惶恐,老臣不是那個意思?老臣所言…”
“那你是說朕才疏淺薄,領會不了你的意思?李存昊,我看你這個中書令是當到頭了!來人啊,將李存昊…”
張九齡看著場中所發生的這些,眼睛一轉,而後,站了出來,“陛下,想必中書令是言不表意,故而,才生出了歧義,如今正是一個缺才之時,還望陛下從輕發落,這西北地區不是還缺一個賑災大臣嗎?”
玄宗皇帝看著張九齡的眼睛,而後,便出言道:“既然宰相都為你求情了,你便去西北賑災吧,此事,若是處理不好,朕就將你發配到蜀郡去!”
聽聞了蜀郡二字,在場的人都是麵色微微一變。
“李大人,還不謝恩?”張九齡對著李存昊這樣一說。
“還不快滾?”
“老臣告退。”
……
“宰相大人,今日,還真是有你的,如此一來,此次便可以將李存昊這一支鏟除了!”禦書房內,玄宗皇帝頗為激動的看著張九齡,旁邊還站著高力士,如今,這二人,可真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了,不過,明麵上不為人所明罷了。
“陛下,過獎了!”
“隻是…隻是那件事還是沒有消息嗎?”
“回陛下,老臣隻是查到了楊玉環被李存昊的人帶到鳳棲山,之後,便沒了痕跡。”
“鳳棲山嗎?宰相,你覺得,她還可能活嗎?”玄宗皇帝音調有些低,像是怕吵到什麼似的!
“回陛下,老臣派去的人將四處都搜遍了,沒有什麼新的女子骨骼,故而,老臣推測,那楊玉環可能並沒有死!”
聽到這話,玄宗皇帝眼睛驟然一亮,“長生!”心中便舒了口氣,“好了,你二人退下吧,時候也不早了,早些歇息去吧!”
兩人出了禦書房,互相唏噓了一番,便各自離去了!
第二日,玄宗皇帝便去了泰山行宮,李白於前日便接到了詔令,一起前去泰山,參加封禪大典。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淩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行雲亭中,李白對月獨酌,忽的來了興致,不知從哪裏抽出紙筆,幾筆揮毫而下,俊逸飛揚的筆跡挾著唯美絕倫的詩意躍然紙上!再一個反手,月下獨酌,便勾了出來,詩完酒盡,李白便回了小樓中,任憑月光揮灑在紙上…
第二日,李白便來到了泰山行宮,泰山,果真是鍾靈毓秀、氣勢磅礴,遠遠看著,便給人一種心生折服之感。果真是養天地浩然正氣之地。沐浴在這種氣場之下,李白莫名的感到心安。
玄宗皇帝卻依舊是那一副老樣子,病態盡顯。長時間下來,都給諸大臣生出了一種錯覺,這玄宗皇帝是真的病了。不過,沒有哪位會傻到說出口來。
(照古代官方的說法就是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誌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中國古代的封建政權的合法性依據就是“受命於天”,皇帝的行為都有“天人感應”,封為祭天,禪為祭地。照《五經演義》的說法就是:“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其實這都是擺弄文字遊戲,說穿了就是封建帝王顯威風、擺闊的大戲,為了顯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如何了得,能夠向天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