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孕孕前孕後小偏方,祝你好“孕”(4)(2 / 3)

外公觀察曉嵐麵色蒼白,舌苔淡薄,一臉倦怠,把脈發現她脈象細弱,氣虛血虛,於是外公認為曉嵐是氣血生化不足導致的奶水不足之症。見曉嵐一臉不解的神色,外公解釋道:“中醫中,奶水不足就是與氣血生化有關,通俗來講,像母親營養不良,喂養的方法不當或有些母親可能由於工作的原因而減少喂奶的次數,這些都可能會導致乳汁分泌不足。所以,在日常給孩子哺乳時要注意這些問題,氣血不足的要從益氣補血開始調理身體。”

外公給曉嵐推薦了豬蹄湯、鯽魚通草湯和木瓜煲鰍魚湯,並且告訴曉嵐這三款湯膳都有通乳下奶的作用,對治療產後乳汁分泌不足有良效,民間常用的下奶食療中就有這三種。

曉嵐按照外公的囑咐,回去之後做了這幾種湯膳,幾乎每天都進補,對於外公提到的哺乳方式問題也加以改善,過了有10天左右,曉嵐感覺自己的乳汁分泌明顯增加,寶寶不再因為吃不飽而哭鬧,自己的氣色也變得紅潤起來,曉嵐別提多開心了。

【外公說中醫】奶水不足是許多產後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中醫認為奶水不足可能是由氣虛血虛和氣滯肝鬱所致,如果產後營養不良就會導致氣虛,從而造成乳汁分泌不足。民間常常流傳著一個說法,說母親的乳汁是血變的。

外公說曉嵐是屬於氣血兩虛型的奶水不足,氣血的虛弱與母親個人先天的體質虛弱,分娩時失血過多,產後進補不足都有關係。所以給曉嵐的食療都是益氣補血通乳的。木瓜、鯽魚、通草、豬蹄等都是下奶的好幫手。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鯽魚、豬蹄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鎂、鋅等微量元素,能夠補虛,為母體提供分泌乳汁所必須的營養成分。

外公說乳汁分泌不足的產婦有一些禁忌的食物,像韭菜、麥芽等不僅不能下奶,還會有相反的效果——回奶,哺乳期慎食,謹遵醫囑。此外還要保持心情愉快,否則氣行不暢,在體內鬱結也會阻礙乳汁的通暢產出。

16.產後腰痛要補血,兩款食療不能少

【偏方一】杜仲羊肉湯

【食材】杜仲20克,羊肉300克,枸杞子15克,黨參、當歸、肉蓯蓉各20克,生薑15克。

【做法】將羊肉切成小塊與生薑、枸杞子、黨參、當歸、肉蓯蓉、杜仲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煮至羊肉熟透,湯可喝,羊肉可吃。

【偏方二】當歸山楂粥

【食材】當歸30克,生山楂50克,川芎10克,幹薑5克,紅花5克,桃仁20克,大棗5顆,粳米1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將川芎、山楂、紅花、幹薑、當歸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煎50分鍾,取其湯汁,加入適量紅糖備用。將粳米與大棗、桃仁一起放入砂鍋中文火煮成濃粥再加入備好的藥汁,煮至沸騰即可食用。

【問診記】慧慧產後40天就回公司上班了,然而上班半個月之後,慧慧感覺自己總是會腰酸背疼,工作時坐上兩個小時就感覺難受,上班也精神不振,神色萎靡,同事見狀都讓慧慧去看醫生,於是慧慧來到外公處。

外公觀察慧慧神色不佳,舌苔薄,舌質紅,又把脈發現她脈象遲沉細小,外公問起其他症狀,慧慧說自己最近睡不好,總是失眠,盜汗,腰酸背疼,情緒暴躁易怒。外公聽後告訴慧慧她這是腎虛血虧而引起的產後腰疼,除了腰疼之外,其他的都是腎虛血虧的症狀表現。大多數女性都會有產後腰疼的現象,但是隻要認真治療還是可以恢複的。

外公告訴慧慧她的狀況益氣補血,滋陰養腎是關鍵,但是哺乳期的她不適宜用藥,食療是最佳選擇。外公建議她食用杜仲羊肉湯,並囑咐她一天兩次,要在空腹時食用。外公說這兩樣食物中都摻進了中藥成分,像當歸、黨參、枸杞、紅花等都能夠滋陰補腎,對於慧慧現在的情況比較適宜。

慧慧按照外公的囑咐,每天都喝杜仲羊肉湯,喝了有10天左右,腰酸背疼的現象便減輕了許多,晚上失眠、盜汗的症狀消失了,公司同事也說她的氣色好多了,慧慧真心感激和佩服外公的方子,專門抽空去感謝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