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海軍(2 / 2)

朱厚照看到了自己老爹的目光先是搖了搖頭否認了這件事情是他叫英國公做的。實際上他也是很驚訝的,他完全不知道老國公的思想居然這麼先進居然想創辦大學。不過片刻之後朱厚照便明白了這件事情的幕後之人是誰了,除了那個自己調教了幾年的小國公怕是沒有人能夠想出來這麼符合聖意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怕是在內閣之中也會引起軒然大波吧。

正如朱厚照所以遇見的那樣的,內閣的五個學士這會兒是一臉便秘的樣子。自古至今從來都隻是文人開學教書的樣子,這哪有武人開學的先例,而且一旦這個先例一開這不是明顯拉低咱們的在朝中混飯的水平嗎?

謝遷是個暴脾氣,對於這種武人開學的事情自然秉持著反對意見他當下就想站出來拂了這位文武之首的麵子,隻不過他的袖子被站在他後麵的楊廷和緊緊地拉住,也隻能作罷。

就在眾人滿懷心思的時候,一個濃厚的聲音從裏麵飄了出來:“自古文人治國,武人守疆,各有其道,各司其職。”

聽到這個聲音站在外麵的文武重臣跪在地上:“臣等聆聽聖訓。”

“史記之中曾記載過陸賈關於文武的敘述,謝先生你是成化年間的狀元你來說一說吧。”

跪在地上的謝遷立即答道:“臣遵旨。皇上說的是漢高祖劉邦馬上打得天下之後,陸賈經常在漢高祖麵前援引《詩經》《尚書》,隨後漢高祖劉邦曾罵道:‘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而陸賈則回答道:‘“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這便是陸賈文武並用的典故。”

“自古文人治國,武人守疆,然強唐亡於武人,若宋亡於文人。唐宗宋祖那個不是雄才大略之輩,難道就不懂這文武之道?可是唐宋卻已成雲煙,我大明的未來又在何方?”

“臣等惶恐。”

“我朝太祖成祖做到了重文重武,可是諸位土木之後武人卻是免不了像宋時那樣衰落了下去,這是為何?老國公你來說?”

“臣鬥膽,自英宗老爺之後,我朝武人再無永樂之間的傲氣。”

“朕看不然,這大明朝的武人缺少一個頂梁柱,朕看老國公你就很合適。”

“臣定當不負聖恩。”不知道為何英國公謝恩的時候,卻是帶著一絲哭腔。

“不過海軍大學事情,朕卻不能夠批。不過國公倒是可以在天津開辦一所海洋學堂,培養一批海軍將領。好了海軍的事情就說到這裏,你們都起來吧,接下來太子說海關總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