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走在前麵的徐溥開口了:“我都說過你好幾次了,都是朝廷的三品大員了怎麼就這麼沉不住氣呢?其實也不怪了雖然你不是我朝史上最年輕的三品官員,但是你的升官速度卻是大明最快的。要知道永樂朝的大才子解縉升官速度都沒有你快。
有時候我這個做舅舅的都不知道為什麼太子會如此的有違常理的升你的官?難道因為你舅舅是首輔?還是因為你為官清廉?後來你執掌司農寺的時候,我便猜到了一些。太子雖說聰慧但是在朝中的威信並不是那麼那麼高,所以他想做一些事情的就得扶植自己的勢力。
你吳儼雖說有點迂腐但是勝在你聽話再加上你的舅舅是內閣首輔,所以提拔你做一些事情太子麵臨的壓力就會小上許多,這也就是當初在擬建司農寺的時候朝中並沒有一點聲音的緣故了。”
徐溥坐在花園中的涼亭中,喝了口茶繼續對著自己的外甥說道:“當時立司農寺的時候你才四十歲不到,朝中有多少人都在看你的笑話。可是卻是沒想到這才一兩年過去了,你司農寺搞出了這麼多的花樣,對多少百姓有了活命之恩。”
吳儼謙虛地笑了笑:“這都是太子的教導。”
徐溥點了點頭:“是啊,太子是那麼的聰明啊。出閣讀書的時候,招了九個小家夥去當伴讀,又不斷升你吳儼的官來籠絡你舅舅,朝中的老家夥們眼睛都亮著的。要不然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大明的朝局就脫離了你舅舅,甚至當今聖上的控製。這次我估計這會舅舅辭官之後聖上會讓馬文升和楊廷和兩個人入閣,然後裝病讓太子監國。”
徐溥輕飄飄地這句話把吳儼嚇得冷汗直流,當下左顧右盼:“舅舅慎言。”
徐溥搖了搖頭:“以後你就會懂了。舅舅馬上就要回鄉了,沒有什麼對你說的,就告誡你三句話吧。這第一句是,太子監國之後必然開始改革,內閣五人有四人和太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第二句是你升官是因為你聽話,若是那天你不聽話之時,便是你家破人亡之時。第三句是於謙的那句詩: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吳儼怎麼也想不通這三句話之間的聯係,但這個時候也隻能點頭應是。
徐溥從亭中的石凳上站了起來,看著庭院中那枯枝抽出了新芽:“冬去春又來,老枝吐新芽。如果我徐溥的離去能讓我大明朝吐出新芽,我徐溥也心甘情願了。你回去吧,舅舅老了。”
吳儼忍住了自己眼中的淚水,向著徐溥拜倒:“外甥告退了。”
待吳儼走後,徐溥一直在庭院中待到了黃昏看著那夕陽的餘暉滿天,他仿佛看到了他自己,他又想起幾年前劉吉離開京城的時候。他便一直在發呆,直到管家拿著一張紅底金邊上秀青龍的帖子來到他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