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姓朱的永遠都是流氓(2 / 2)

在思考著這兩種製度的時候,朱厚照突然靈光一閃:“李師傅說的對,蒼蠅總在耳邊飛總是感覺有些惡心。但是這土人也是殺不完的,所以這改土歸流,教化四夷是勢在必行的。

至於徐師傅認為這改土歸流會不會引起雲貴一代的土司叛亂。我以為雲南沐府穩得住,隻要沐府穩得住那麼就不會有土司叛亂,即使有也是隻有一小撮成不了什麼氣候。可通知各省指揮都司隻要一發生叛亂就立刻鎮壓,之後叛亂所在地立刻改土歸流,由吏部派遣官員治理。待一兩年後整個西南的土司對於改土歸流不在那麼抵製之後,在全部進行改土歸流”

聽到眼前的這位爺的意思是:改土歸流想改得改,不想改也得改。在場的三位閣老頓時感覺無語:這不是耍流氓嗎?不過三個人仔細思考了一下,這耍流氓似乎是這老朱家的本性,要知道老朱家別的本事不多可這甩鍋耍流氓的手段是一流的。

“可是這改土歸流之後這些地方該怎麼治理?”劉健也不是不同意李東陽的殺絕法,畢竟到了這個位置上了自己玩死的沒個八十也有一百了。

可是他憂心的卻是這消滅土司的治理問題,當年太祖取四川雲貴時又不是沒有想過土司的問題,可是派了官員去卻越搞越糟,後來也就放著西南地區的土司們不管。本著反正誰叛亂我就鎮壓誰原則結果卻是向現在今天東邊叛亂明天西邊亂各個衛所累得跟狗似的,卻還是沒有什麼效果。

太子的方法是好,一下子就解決的土司問題的根本。但是事後的治理該怎麼搞自己這裏也沒啥子經驗啊。要是搞得像洪武年間今天派個縣令明天就反了那還不如這土司製了,至少那玩意兒管用的時間長一些。

朱厚照聽到劉健的疑問,自然說出了初步構思:“這個改土歸流之後就要做到教化四夷。至於怎麼教化我以為洪武年間那套是不行的,派遣的官員過去太過於激進強迫百姓移風易俗,這斷然是不可取的。移風易俗並不是一朝就成的,所以這回移風易俗我們應該慢慢來。

而且為了顧及當地百姓的感受,我以為應該在當地的百姓中選出一兩位族老來輔佐流官治理。至於這一兩個族老怎麼選,這流官與這些族老怎麼樣來治理地方,具體的細則還是得麻煩內閣的諸位師傅。”

一番談話,徐溥三人自然收起了對於眼前的這位小爺的輕視之心:“這是自然。”隨後三人向著坐在上麵的皇帝行了一禮,得到了皇帝的允許之後直接退出了文華殿的正殿。

整個談話朱佑樘都隻是一個看客,他並沒有發表談話。看著自己兒子如此輕易地說出了他大明皇室授命雲南沐國公府做的改土歸流的事情,而且說得比自己的這項政策更加的完善,倘若這改土歸流真的成功那大明的西南邊陲又會安靖許多。想到這裏朱佑樘的嘴裏不由得蹦出來一句話:“吾兒當為秦皇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