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無題(2 / 2)

有同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存在。隨著一股讚成聲的出現,一群老學究開始極力反對並且開始寫奏疏向上麵表達自己的意思。

這奏疏的大概含義是: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你老人家讓你兒子掌權辦事,到時候我們是聽您還是聽您兒子的呢?而且父子因為權力相殘的事情在唐朝就已經發生了不少了,您就算不為我們考慮也得為您的家庭考慮考慮啊。所以為了國家百姓的幸福,為了太子殿下的健康成長,為了帝室和睦您老人家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啊。

可是這群人萬萬沒想到他們老板對於皇太子的寵愛程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估計以及太子他老人家的手腕如此的鐵血。

就在大家因為這件事吵的不可開交時候,剛剛出獄的吳儼正在被自家舅舅教育著。

“這會知道官場險惡了吧。”看著這位被同窗拖下水的外甥,徐溥不由地搖了搖頭。

“外甥知道了。”吳儼此刻也是慶幸不已,要不是皇太子對於自己另眼相看估計這會兒自己早就哈密送死了。

“明白就好。”看著眼前外甥謙卑的樣子徐溥不由得點了點頭:“這會去涿州上任知州,好好幹一切都要聽皇太子的。隻要不出什麼差錯,楊廷和之後就是你當內閣首輔。”

“可是這件事實在是驚世駭俗了,這下麵的那些人能同意嗎?”吳儼對於這次東宮掌權管理一方,甚至以後還要管理部寺一級的官僚機構實在是不怎麼看好這次的前景。還不用不用他們說話,下麵的那群人的吐沫都能夠淹死他們。

“你懂什麼?”徐溥看著吳儼再一次感歎自己的外甥還是太天真了些,“這天下都是他們朱家的,這製度怎麼改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就是舅父那次成化年間拚了老命保護當今聖上,如果沒有憲宗老爺受益為父敢幹這種稍不注意就抄家滅門的勾搭嗎?而且經過我這一係列的運作,有些人想反對都反對不起來。”

聽到這些話吳儼不由得對自己舅舅的佩服再一次加深了幾分。

“外甥知道了,那外甥告退了”

“你去吧。”

自古對待政敵的基本原則:凡是政敵同意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政敵反對的我們就要同意。

在大明官場混跡多年的徐溥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果斷先找了一波小官來反對這件事,然後他們政敵就開始歇斯底裏地同意這件事,在接著庇護小官的大官就開始不得不開始站隊,接著通過一群官員就開始了瘋狂站隊形成兩股互相抗衡的勢力,這個時候作為假裝中立的徐溥一方果斷地倒向了其中一支隊伍,那支隊伍就會取得決定性勝利。

就在關於東宮掌權的問題同意與反對兩派人馬吵的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封奏疏打破了這個政治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