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試題分析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技能培養的有效策略
考試研究
作者:張建新
摘 要: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英語深度閱讀技能的培養,這恰恰成為他們的閱讀瓶頸所在。作者根據多年閱卷經驗,發現一些學生在這一環節上失分較多,就此,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技能訓練的方法,達到促進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深層閱讀 技能培養 有效策略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教育部,2003)指出,閱讀技能評價內容為:1.找出作者要傳達的主要信息;2.按要求辨認語言結構、內容、事物發展順序和程序;3.辨識內涵的主旨或觀念;4.辨識語篇中的思路發展和邏輯關係;5.辨認、辨識、比較事實、證據和觀點,以及假設和定義等信息;6.對事實和證據進行評價和判斷;7.根據文中提供的事實和證據得出結論;8.進行邏輯推斷。在這八種技能當中,前1—3通常屬於教學中Fast—reading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要求,4—6為Carefully—reading之後的練習設計之目標導向。《課標》7—8中所要求的閱讀技能,正是深層閱讀所要求學生達到的閱讀水平,也是學生在實際解題中最容易失分之處。
二、高中學生在深層閱讀中麵臨的困惑
每次考試結束,分析學生的試卷,不難發現在閱讀理解題型中,學生失分率最高的選項就是其中出現的深層理解題,學生往往在閱讀中遇到的情形是文章讀起來似乎簡單,但是所給選項卻難以選定,容易選錯,有的文章內容較難懂,但是問題設計簡單,容易選定,且正確率高,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文本的深層閱讀缺乏較係統的訓練,對文本中作者的真正寫作意圖、文本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含義的理解不深。李傑(2012)認為,深層閱讀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通過設計概括主旨、推理判斷、分析篇章結構、領會作者意圖等各種更深層閱讀任務,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理解文本深層含義的一係列教學活動。其所考查的不是學生對某個句子或單個段落提供的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處理能力,而往往是學生對一篇文章的主旨或寫作的真正意圖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師讓學生完全理解一篇文章,必須引導學生深度理解文章,進行一定的專項技能訓練,提高他們綜合分析語篇的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從而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三、高考中常見的深層閱讀理解題型
近年來,高考對於英語深度閱讀理解題型的考查經常出現,考生對這類題往往費時較多,但因不得解題要領而往往失分率較高,下麵是幾種常見的深度閱讀類型題型:
1.給文本加上最恰當的標題
這類試題一般要求學生根據文本的中心內容,給文本加上一個最恰當的標題(best title)。這種題型的四個選項都對學生有極大的幹擾和誤導,這種幹擾誤導按照李傑(2012)的分類可分為以下幹擾項:以偏概全型、淺層理解型、定式思維型、貌合神離型、含糊不清型。教師可通過這些命題類型,結合試題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另外,可把每個選項作為文本標題,讓學生從寫作目的、內容、主題等方麵預測該標題的文本內容,即如果使用該標題,那麼讀者該如何從文章立意、中心、內容等方麵寫,通過和所給文本比較分析,從而找出預測的文本內容和所給文本內容的差異,找出正確選項。下麵是2013年NMET(新課標全國卷II)閱讀理解:
39.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CRM:A New Way to Make Flying Safe
B. Flying Makes Me a Better Doctor
C. The Making of a Good Pilot
D.A Pilot-Turned Doctor
該短文的主題是講作者以前的飛行員經曆對以後自己作為醫生的幫助作用,能夠敢於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鼓勵身邊的同事敢於說出建議並且積極采納,作者相信最終自己會受益匪淺。A選項是作者用以論述主題的一個主要材料;C選項是文本提到的一個方麵;D選項是文本的淺層含義;B選項才是文本所要表達的深層內涵的標題。另外,可以以A,C,D為標題,預測該標題文本的立意、寫作角度、內容等,與原文本對比,這樣,容易判定正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