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兒童除病小偏方,外公的秘密小藥箱很奏效(1)(1 / 3)

1.小兒貧血家長愁,湯粥藥膳來解憂

【偏方一】

紅棗花生粥。

【食材】

紅棗、花生仁各50克,大米150克。

【做法】

將紅棗稍微拍開,與去衣後的花生仁、大米一同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煲煮1個小時後,加入適量紅糖,即可食用。

【偏方二】

黑芝麻糊。

【食材】

黑芝麻30克,大米60克。

【做法】

將黑芝麻和大米分別用水泡1.5個小時,等芝麻和大米變得鬆軟後,一同放入石磨中,將黑芝麻和大米磨爛。在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磨爛的黑芝麻和大米倒進鍋中,煮沸、煮熟,加入適量冰糖,等溫度合適後,即可食用。

【外公問診記】

陳太太帶著女兒婷婷來找外公問診,外公一看婷婷麵黃肌瘦,便細心地翻翻婷婷眼白,給她把脈,查看究竟。

陳太太說,婷婷太偏食,肥膩的肉類不吃,蔬菜瓜果也不愛吃,就是喜歡吃點餅幹、甜點等零食。一到吃飯時間怎麼都吃不下東西,哄著吃也不行,她自己也不喊餓,反正就是日漸消瘦,而且臉色發黃,讓陳太太和陳先生很擔心。於是,陳太太就帶婷婷來找外公看診,看看是否肚子裏有蛔蟲什麼的。

外公診脈後說,婷婷不是肚子裏麵有蛔蟲或者疳積,而是患了小兒貧血,導致麵黃肌瘦。

外公說,貧血是小孩經常會出現的一種綜合病症,由於小朋友身體內部器官的功能相對成年人而言是比較低下的、不完整的,因此小兒一旦偏食,或者家長在飲食方麵調配不足,都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或者攝取不均衡的狀態出現,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小兒貧血。

陳太太一聽就很擔心,趕緊向外公求教該怎麼辦。外公讓陳太太不用過分擔心,針對婷婷偏食、好甜食的特點,外公給陳太太介紹了紅棗花生粥,叮囑陳太太在近期每天給婷婷多煮紅棗花生粥和黑芝麻糊,以後即便婷婷貧血狀態有所改善,也可以持續讓婷婷食用。

陳太太按照外公的偏方,輪流煮黑芝麻糊和紅棗花生粥給婷婷做早餐,結果不到一個月,婷婷的臉頰紅潤了,貧血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外公叮囑陳太太要持之以恒,要注意婷婷的飲食,營養攝入要均衡的。

【外公說中醫】

由於小兒貧血外在病症表現出來的不多,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忽視,甚至壓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貧血。

因此,外公呼籲家長多帶孩子去體檢或者驗血,以便對孩子的情況掌握得更加清楚。因為小兒貧血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

而且,小兒要是患上貧血,家長不能一味地依賴口服液等進補藥物或者大補的食品來進補。因為小孩子的脾胃功能不完善,對於大燥大補的食品可能吸收不了,反而弄巧成拙,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反作用。

因此,外公建議家長給患上小兒貧血的孩子多準備一些健康的補血食療大餐,盡量運用日常飲食和均衡營養來進行調理。比如說鴨血豆腐湯,將鴨血和豆腐分別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煮滾片刻之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往鍋中加入小白菜等青菜,煮熟後調味即可食用。

該湯做法很簡單,味道鮮美,小兒也好消化,而且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鴨血中含鐵量很高。豆腐中的蛋白質和鈣質可以促進小兒的骨骼發育;鴨血中的鐵質可以增強孩子自身的造血功能,從而確保孩子體內血紅細胞的活性和壽命。

2.夏季暑熱燒不退,家居湯飲很有效

【偏方一】

山藥蠶繭粥。

【食材】

蠶繭10~12隻,紅棗數顆,山藥50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蠶繭洗幹淨,煎湯0.5千克左右,濾去蠶繭的湯渣,保留其汁液,再將去核後的紅棗和山藥、粳米等一同放進蠶繭湯水中,煮成稀粥便可。

【偏方二】

綠豆冬瓜水。

【食材】

綠豆100克,冬瓜適量。

【做法】

將綠豆洗幹淨後加入水,煎湯0.5千克左右,冬瓜切成小塊,和綠豆及適量粳米共煮成稀粥,加入適量白糖即可。

【外公問診記】

方太太抱著隻有8個月大的女兒小燕來找外公看診。方太太說,小燕就是長期高燒不退,而且口幹舌燥,多給她喂清水,又清尿不止,似乎是身體不吸收水分和營養一樣,總是剛喂了水,轉眼就拉了清尿,整個人病懨懨的,無精打采,舌頭也白了,輸了幾天液,還是一到晚上就發熱,讓方太太很擔心。

外公給小燕把脈看診,發現小燕是得了暑熱症,加上身體虛弱,脾胃不健,導致消化不暢,邪毒難以外排,因此久久發燒不退,或者反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