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想這個姑娘被韓風寒如此之喜歡,甚至拒絕了公主,連孫兒朱瞻基也喜歡,想來是有過人之處,便試探問:“可否想效娥皇女英?”
這話的意思非常明顯,可以兩個都娶,這是朱棣天大的讓步了,他確實是想化解這段世仇,同時也為自己小女兒找個喜歡的歸宿,和韓風寒一席交談,覺得他並不是個壞人,人品還是靠譜的。
他並不擔心韓風寒會造反。
此時大明堅如磐石,別人想造反,小範圍可以,但是要說大家都想造反,肯定沒這個基礎。朱元璋朱棣,對官員刻薄,對百姓還湊合,隻是朱棣一代,大事太多,導致徭役過於嚴重,但他認為沒什麼不對的。
他並不覺得韓風寒有造反成功的這個可能性。
真要造反,百姓未必會相信白蓮教。
唐賽兒打白蓮教的旗號,並未得到多少呼應,三個月就消滅了。
此時情況和元末根本不一樣。
真要造反的話,添亂是可以的,但肯定不會成功。
朱棣所籌劃的每一步,無不是大手筆,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
不過他說的娥皇女英,其實有一多半試探的意思,要看看這人的心誌。
韓風寒聞言一愣,然後施禮說:“多謝陛下美意,韓風寒何德何能,豈敢做非分之想,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不敢享齊人之福。”
朱棣點點頭。
安樂公主不幹了,說:“父皇,你說什麼呢,我可不答應。”又對韓山童說:“小子,你說的那個姑娘比本公主漂亮嗎?”這時她已經不稱呼韓風寒為韓世兄了,頗有劃地絕交的意思。
韓風寒一笑說:“山野村姑,豈能及得上公主之萬一。”
安樂公主傲然說:“差不那麼多就是了,那她比本公主溫柔?”
韓風寒苦笑說:“習武之人,天生帶著血性,溫柔卻是還談不上,不過尚可。”
安樂公主一呆:“那你為什麼喜歡她?因為她喜歡你嗎?”
韓風寒微笑說:“公主還小,情之一物,無法言傳。”
安樂公主不由說:“情為何物?”說完立即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巴,臉色緋紅。
眾人聽到朱棣剛才的話,無不大為震動,心說陛下未免太著急了。而這家夥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給麵子,好像小公主嫁不出去一樣,恐怕有失皇家威嚴。
聽到韓風寒拒絕,都是心裏大大鬆了口氣。
範小見悄悄對朱瞻基說:“我覺得你應該和陛下說他想一統江湖的事,這家夥不想娶小公主,而是在江湖中興風作浪,簡直是居心叵測啊。”
朱瞻基搖頭說:“不行。現在和皇爺爺說,萬一激怒此人,或者激怒皇爺爺,恐怕皇爺爺會有危險,既然沒有這層關係,以後可徐徐圖之。”
範小見不敢接話。
朱棣對韓風寒說:“朱韓兩家恩怨,朕已表明誠意。世侄適才說白蓮教一事,白蓮教於我大明開創,功勞甚大,飲水思源,朕亦不忍白蓮教就此湮沒,百派千門,各有立足之地,準白蓮教開宗立派。”
韓風寒大喜,跪倒磕頭:“謝陛下隆恩!”
朱棣麵色威嚴:“白蓮教亦非法外之地,當恪守國法,不得犯上作亂,國家有事,白蓮教亦應聽從安排。”
韓風寒說:“遵從陛下旨意,白蓮教護國安民,國家有難,白蓮教義不容辭。”
朱棣點點頭,說:“如此甚好,傳朕旨意,大軍放開城門,送韓教主出城。”
韓風寒說:“謝陛下!”
正在這時,朱高煦上前:“父皇且慢。”
朱棣說:“煦兒,你有何事?”
朱高煦說:“父皇,這人是鳳凰教的教主,正在想一統江湖。”
朱棣一驚:“一統江湖?鳳凰教?”
韓風寒麵色平靜:“漢王所言不錯,白蓮教未得陛下恩準,不敢用此名行走於江湖,故而用鳳凰教,既蒙陛下恩準,明日起,本教正名白蓮教,鳳凰教不複存在。”
朱高煦逼問說:“那你們教想一統江湖是不是真的?”
韓風寒麵不改色:“抗元之時,白蓮教曾為中原武林之領袖,韓某不才,想承先祖之遺誌,為中原武林盟主。”
朱高煦繼續逼問:“那成為武林盟主之後呢?”
韓風寒微微一笑:“消弭武林爭端,保家護國安民,白蓮教不想爭鋒天下,殿下大可放心。”
朱高煦搖搖頭說:“本王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