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轉過椅子,平靜的看著托曼夫說道:“野蠻人,這話從何說起。如果說是使用暴力就算野蠻人的話,你們從一戰到二戰結束,你們西方自詡文明人卻一直在使用暴力,入侵他人家園。這又算什麼,我看是比野蠻人還野蠻吧!”
林辰一句話說的托曼夫啞口無言,在那諾諾捏捏的才漲紅了臉說道:“那是曆史性問題,不歸我們討論。”
這時,他點的西餐上來了。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指著西餐說道:“我們就討論下文化飲食問題,就拿我們西餐來說。菜式的講究和禮儀並重,菜式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特別是我們的刀叉禮儀,吃牛排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用叉子按住牛排,再用刀切成一小塊。這樣就能保證,這一小塊牛排能夠完全進到嘴裏。不至於太大,吃起來就張牙舞爪。吃麵更是用湯勺和叉配合,用叉子卷起幾根麵條,放到湯勺裏。不像你們,吃個麵發出又大又響的“滋遛滋遛”聲,你們華夏人素質低下一點都不講究。而西餐的吃法美觀又優雅,體現出了我們的品味與素質。”
說完托曼夫一臉驕傲的仰著臉,斜著眼挑釁的眼神,得意洋洋的看著林辰。他卻不知道,他這一番言論得罪了多少人。在這大廳吃飯用餐的大部分都是華夏人,說華夏人素質低下,豈不是說他們也素質低下?一個個全都對他怒目而視,他惹了眾怒而不自知。
“是嗎?”林辰忽然站起來,嚇了他一跳。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向後退了一步。
所有人都盯著林辰,看看這小夥子怎麼收拾老外。林辰從容淡定的整了整衣服,才不慢不緊的說道:“眾所周知,我們華夏的菜式品種花樣是全世界最多的。我也就不欺負你了,就略過不提。咱們就說說餐具,就拿我手上的筷子說吧!裏麵的學問可就大啦!
這筷子的長度,標準的是六寸七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筷子是兩根,卻稱呼為一雙。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裏麵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是不會懂。
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杠杆原理。
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隻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裏洗一洗,也能用。這就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都還跟猴子一樣用手吃飯。
相比之下,我們的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按記載,筷子出現在先秦時期,也就是說我們的老祖宗,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使用筷子了。”
聽到林辰的反擊,整個大廳轟然叫好。大家為林辰的博學喝彩,雖然大家平時都在說國內這不好,那不好。就跟自己家的孩子一樣,關起門來自己可以隨便罵,甚至可以打,但別人打罵就不行。所以,為林辰的喝彩聲不斷。
托曼夫的臉色,隨著林辰的言論,早就黑了下來。他本想華夏人對西餐那麼推崇,羨慕,以吃西餐為榮就想拿此來出出氣,打擊一下林辰他們的氣勢。沒想到不僅沒有打擊到,反而作繭自縛被指成用手抓的猴子。臉上是白了又紅,紅了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