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感覺這裏有些眼熟,我上樓頂看看。”
“你來過這?我跟著你,這樓上可都沒圍牆,你要是再發神經就慘了。”
二狗似乎是被我之前摸白骨嚇到了,不敢讓我獨自冒險。
待我們上了樓頂一覽實驗樓周邊的景色,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殘書裏其中一頁所畫的地理環境!
實驗樓北方和東方各有一座矮SX方有一片小區,南麵較遠的地方有條水渠,西方的小區以前就是由山夷平而來,難道這本殘書所畫的是各種風水要穴?那豈不是隻要按照書本所畫的地形尋找,就能找到陵墓麼?聯想起母親小時候對我講太太爺爺的事,便越能肯定,這次真是撿到寶了!不過轉念一想又有些不靠譜,天下之大,這樣的山水排布多種多樣,怎麼能肯定就是有陵墓呢,分析不出什麼,還是回去再仔細研究研究吧。
“怎麼樣?有看出什麼麼?”
“沒,上麵的風景挺好的,不過你有沒有覺得奇怪,我們這裏有沒有高山阻擋,怎麼一年下來都是和風陣陣不刮起大風呢?”
“經你這麼一說好像真是,冬天也不冷,夏天沒風卻也不覺得很熱,難道是下麵那個老家夥鎮著的功勞麼?”
“不知道,好了,欣賞完風景也差不多該回家了,今天也不算毫無收獲,當作漲漲見識,走,回去下副本!”
回到家,進了房間便反鎖,掏出殘書仔細翻閱,這次並不像之前的走馬觀花,而是一頁一頁的翻看。
殘書除去損壞的部分,第一頁就已經是圈圈線條,但經過細致觀察,這些圖案並不是那麼隨意。這些圈圈應該是代表山峰,波浪線代表河流水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點,沒認真看還以為是墨水不小心滴到的,翻到類似學校周圍環境的圖案,我早已被震撼到,各個圓圈之間的距離比例,以及對波浪線的比例,竟然與學校那隻差分毫,而大致在實驗樓的位置,是點著一個點,除此之外,這頁的正上方邊緣還有半點,右下角則是獨立的一點,隻不過這一點有些不同,與其說是點,不如說是迷你版的元寶。
如果真如我猜測,太太爺爺恐怕早在解放前就已經來過此地,也就是說這本殘書是太太爺爺的光榮史。那會不會也早就對那個千年女屍墓下手了呢?
果然,隻是翻到後兩頁,便找到了與城北郊區相似的圖,同樣的是圓圈和波浪線所對應的山川大致無差,隻是那半點是在正下方頁麵邊緣,右下角仍是有元寶。
嗯?半點的位置太過不協調,難道說這本來是一張大的紙再被裁小了?雖然有些不忍,但仍是小心的撕下這幾頁相鄰的頁麵。通過半點的拚接,成功的拚成一張大圖,這……這分明是洛楊市的地圖!跟著地圖上的點,打開電腦一個個查詢,東周王陵、蘇秦墓、呂不韋墓、漢光武帝陵墓、西晉皇陵……基本能查到已知的墓都能查到……厲害了,厲害了,我的太爺爺啊!整個洛陽的墓基本都被他走了一遍,這不發家也難啊!
這時我對太太爺爺的崇拜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息。而對照有畫小元寶的地方,應該就是是否有寶藏或者是說並沒有全部拿走的意思。原本就不厚的殘書,以被我撕去大半,剩下的幾頁與拚接出來的洛楊地圖毫無可以拚接的聯係點,可能是其他地方的。
而殘書最後幾頁也仍有發現,再將他們一一撕下拚接,又是讓我一度震驚,這拚接出來的輪廓,竟然與緣玉的輪廓相似!這是繼最初得到的那卷羊皮有一個與緣玉形狀相似的東西。
既然是太太爺爺親自走訪的,那肯定不會有錯,也不會是巧合。到僅憑這張地圖,完全無法確定這裏指的是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