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首寄語--新的起點(1 / 2)

一段金戈鐵馬的華夏戰爭曆史,一曲雄渾壯麗、不屈不撓的人生讚歌,一首哀婉淒切、用生命來寫就的悲音絕響。掩卷感懷,餘音繞梁!

本書創作思想的說明:

1、嚐試解讀秦代若幹隱秘的曆史疑雲。

2、探討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和中華古典文化精髓,破解戰國末期天下紛爭、統合的文化密碼。

3、豐滿一些形象模糊的曆史人物。

4、為影視劇創作,修正已經拍攝的秦國影視劇中出現的錯誤。

為契合先秦時代的風貌,筆者對先秦的民俗、官製、軍製、政治製度、紡織技術、冶金技術、兵器工業、諸子學說、飲食文化、服裝文化、曆史人物生平等等,都進行了係統的研究,並且還在不斷改進和深入。

這部作品的創作因為筆者家事紛紜,中途耽擱了很長時間,在這裏一並向廣大讀者致歉。曆時三年之後,此番重新動筆修繕作品是為了轉變語言風格,刪除一些古文議論、去除雜蕪,大幅度提高白話文比例,增加豐富情節描寫,脫胎換骨使該書可讀性有一個明顯轉變,力爭以更好的語言風格、完整的讀本饗食廣大曆史粉絲。

我們的2017,大家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

說到《大秦帝國風雲》這本書的創作,完全是出於偶然,僅僅是因為作者對某某電視劇非常不滿,認為它把大秦帝國描繪的一塌糊塗,充斥著野蠻暴力、淫蕩和愚昧,把中國的文化戕害的不成個樣子,流毒不可不肅,這才怒寫大秦。

雖然有一定基礎和愛好,但自己的水平並不高,隻得耐下心來去搜集、學習、比較、研究,才發現寫作實在是件苦差事,寂寞不說,總不能胡寫亂寫吧!

先秦時代的東西,其實沒幾個人敢寫。那個時代,民風古樸,人們吃的、穿的、用的、說的、寫的、心裏想的,都和今天有很大不同。比如先秦怎麼紡織,怎麼繅絲、製陶,怎麼開礦、冶金,諸國軍製、政製、官製、律法、民俗、文字、度量衡、錢幣都需要去研究,古代的地名、地圖、姓氏也是個問題,陵墓的選址、風水祭祀---這些相對都還算是容易的。

更要命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活動最劇烈的時期。那時候,古代文化正在經曆著一場規模空前的嬗變,諸子百家的思想激烈碰撞交鋒,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古代文化革命的時代。

要寫好這樣的東西,靠糊弄是根本無法過關的,你必須去綜合研究並了解它們。

說真的,作者實際上已經有些暈了,一度曾想打退堂鼓、落荒而逃。不過,我倒是有的是時間和韌勁,看準了的東西誓不回頭。從內心覺得應該集中精力、財力、物力,也要把這本書堅持創作完成。因為作者是把它當做“成人童話”來寫的,而且寫就要寫出,讓大家看了會大悟或有啟發的東西,寫出新穎、可信、符合邏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