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音樂聲又響起(1 / 1)

忽然趙東華打來了電話,說他要走了。瑩瑩在電話裏聽見,他開著的音響裏播放著他們很熟悉的鋼琴曲《好一朵******》。

瑩瑩聽出了華的用心,他也是情難舍啊!

趙東華知道:生活的相依與心靈的相依在大多數的時候是無法統一起來,但人們都要以生活的相依為重。因為,畢竟人的一生中,生活的成分會大許多。

心靈沒歸宿本身是很痛苦的,這便是無數的男人和女人想體現兩個人發展愛情的心理需要,企圖建立親密感情的人格價值的原因。

通常挑戰時代的文化道德和社會禮教的叛逆分子,就注定得不到好下場!真理是在少數人手裏,但當我們大多數人明白過來時,早已不是我們的時代了。

瑩瑩本來見華就不多,怕是以後會更少,或許他們永遠不得相見,從此天各一方。瑩瑩非常難過,或許這個是他忽然離開的原因。

瑩瑩的難以承受他知道。但趙東華依然很幼稚地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瑩瑩就會好的。

而事實恰恰相反,瑩瑩會想他,並愛他更深!

人生最難過的就是生離死別,影視劇裏久別重逢的故事看過很多,想不到真的輪到自己親身演繹了,才會懂****離散的痛,令人體會到如利劍割心般痛到最深處!

時間很漫長,沒有盡頭。一輩子有多長我們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遠並不重要。

****和婚姻製度無關,相反,被世俗限定的、遊離在婚姻愛情及法律道德之間的;但卻是被世人想往的與社會倫理的矛盾衝突的“非婚戀情”, 由於情和愛受到方方麵麵的限製,而成了感情世界的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就有了猶如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啊!!離散的痛是多麼的令人難以忍受,瑩瑩心中言千語,臉上淚千行。她想起了李清照的詞: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反正她勸不回來他,但她愛華的癡心不改。因為是癡心,所以一定是用一般的理智難以解釋和控製的。他們演繹的不是“春來”茶館,不是人走茶涼。

隻不過是生命又多了一道波折,愛戀又多了另一種精彩的情趣。在虛無縹緲中統統變成溫馨的、而略帶距離的回憶,同時回憶也因為這遙遠距離更見美好。

瑩瑩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受到“男兒有誌,誌在四方”的教育,像受到“不能拖男人後腿”之心理的暗示。

但是,麵對趙東華這樣的選擇,她不能沉默,瑩瑩是從他們的感情方麵來考慮這個問題,趙東華給了她人生最美的感受,她不想和他分離,不想這麼簡單地失去,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但瑩瑩的無限愛戀在苦苦地乞盼之中卻難以滿足,所以她不得不接受在短期之內看不到華的事實,華要去三個年頭,細算下來還有一千零一夜!這對於他們來說,那是多麼漫長的等待!

瑩瑩就是這樣在等待中度日如年,還有那每日每夜因深深思念而淒然的淚水!

瑩瑩真得相思到心破碎而無法收斂!她不想愛華要這麼淒苦,她不去想相見相擁的日子是多麼的遙遙無期。

趙東華說:“雖然你在我的旅途上撒滿了荊棘,雖然你給我的水杯裏斟滿了苦酒,也許我已經永遠無法觸及你的美麗,但我仍然愛瑩瑩 ! ”

有情人千裏共嬋娟,他們身體的距離雖遠隔千山萬水,但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他們可以在意念中相愛,人生隻有這一次短暫的生命,能營造出這樣的世間最好的相逢,創造出最和諧的性愛絕對是瑰麗的精神財富!人生隻有經曆了這種美侖美奐的真愛,才能體會到愉悅的精神,體會人生的精彩與完美。

瑩瑩祈禱上蒼:希望會有奇跡,再次把華送回到她身邊。隻有他們在一起,那才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生命才會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或許,曉瑩,也隻有通過手機信息的傳遞,寄於她愛的人,以示雙方的思戀。這種親切熟悉的情話,娓娓道來,好似一同床上的纏綿。

這樣方式的愛戀,或許會持續許多年;又或許,這愛的延續是通向她生命源頭的僅有棧道!

“也許,以沒有也許……”遠處傳來那熟悉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