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感冒常被大多數人視為身體健康的一種表現,而且常有一些人以“從不感冒”來標榜自己身體非常健康。但事實上,從來都不感冒也並非是件好事,因為人體的免疫能力是通過不斷對抗外界的病原來得以加強的,從不感冒的人沒有機會鍛煉免疫係統,也就無法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經研究發現,感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體的免疫力。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感冒是人體免疫係統對外界環境和感冒病毒的一個對抗的過程。如果一個人經常感冒,那可能是他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一種表現。國外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感冒平均不足一次的人,患癌症的機會是每年患感冒一次以上的人的5倍。當感冒病毒進入人的機體後,人體的免疫係統會產生一種叫做“幹擾素”的物質,而幹擾素能激活免疫係統當中的殺傷細胞,這些所謂的“殺傷細胞”可以區別地摧毀沒有跡象的其他的任何細胞,同時,還可以摧毀被病毒穿透並賴以繁殖的細胞。人機體的免疫係統會通過感冒而產生這種幹擾素,從而保護正常的細胞不受病毒感染,抑製病毒的繁殖,同時摧毀癌變的細胞,增加人體免疫係統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此外,還可以減慢某些癌細胞的分裂速度,而使患癌症的機會減少。
在日常的生活中,存在著不少的人,他們一感冒就會拚命地吃藥,其實身體本身就擁有自然治愈感冒的能力。偶爾的打噴嚏、咳嗽、流鼻涕和發高燒等可將體內的病菌驅趕出體外,令病菌的破壞力減弱,是自身調節的一種表現。長期吃藥反而會產生抗藥性,降低藥物的療效,破壞機體的免疫係統。
溫馨提示
抗生素不應在單純感冒時食用,因為大多感冒由於病毒引起的,而一般的抗生素對感冒病毒並無顯著的療效,長期大量地使用抗生素,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副作用,形成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