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膚
皮膚的結構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人的整個身體都被皮膚覆蓋著。皮膚是一種軟組織,它柔韌性強,而且富有彈性,在一定的限度內可以推動和拉伸。皮膚也是一種天然的屏障,感受著外界的刺激,抵禦著外來的侵襲,使內部器官免受侵害。
皮膚總重量占人體的5%~15%,總麵積為1.5~2.0平方米,其中容納了人體約1/3的循環血液和約1/4的水分。皮膚的化學組成包括70%的水,25%的蛋白質及2%的脂質,另外還有微量元素、核酸、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大量其他化學物質。皮膚的厚度因為年齡、性別、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皮膚的顏色因種族和血統而異,同一個人身體各部位的顏色也不盡相同。皮膚的顏色取決於皮膚所含黑色素的多少和血流速度的快慢。被太陽曬黑後的皮膚內含黑色素較多,皮膚逐漸變黑;運動後因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皮膚會發紅。
皮膚是由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組織三部分組成的。
1.表皮層
表皮是皮膚最外麵的一層上皮組織,它與外界接觸最多,擔負著細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表皮層的狀態決定了皮膚看上去是否“新鮮”,以及吸水及保濕能力如何。表皮由角化細胞、黑色素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構成。角化細胞由角蛋白組成,是表皮層中最主要的細胞類型。表皮的厚度與一張普通的紙差不多,最厚處不超過0.2毫米。表皮從外向內,依次可分為:
⑴角質層:角質層是表皮的最外層,由扁平的角質細胞組成,如魚鱗片相互重疊在一起。它是表皮的一個重要屏障,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隨著正常的皮膚新陳代謝,角質層的細胞逐漸老化脫落,進一步由來自底層的新的細胞所取代。皮膚每3~5周完全更新一次,角質層脫落形成大量的碎屑,以此加快皮膚的更新。
⑵顆粒層:顆粒層由3~5層扁平細胞組成,細胞內充滿粗大、不規則的透明角質顆粒,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能夠阻擋陽光中的紫外線,異常時會呈厚繭狀。
⑶有棘層:有棘層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層,由8~12層多角形細胞所構成,細胞之間有淋巴液流通,可供給表皮營養。
⑷基底層:基底層是表皮層中最下麵的一層,在這一層中有2種細胞並存。其中之一是基底細胞,基底細胞的增殖能力非常強,每隔12天就分裂一次,並逐漸向表層推移和分化,然後遞變為表皮的各層細胞,最後變成角質層。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8天左右。
2.真皮層
真皮層是皮膚中最後的一層,它在表皮下層,與表皮分界明顯,表皮底部呈凸凹狀與真皮層緊密接觸。真皮內部的細胞很少,主要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其中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及毛囊、皮脂腺、汗腺和肌肉。真皮層中含有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等,膠原蛋白是皮膚重要的支架,皮膚的彈性、光澤、張力等都和這些纖維有著很重要的關係。真皮層中最重要的細胞是成纖維細胞,用以合成膠原、彈性蛋白及其他結構分子,成纖維細胞功能正常對於整個皮膚的健康至關重要。皮膚的鬆弛、起皺等老化過程都發生在真皮之中,所以維護真皮層纖維的彈性,隻有深入到這一層才會發揮作用。這就提醒“護膚專家們”,不要隻做好“表麵工作”。
皮中的皮脂腺位於毛囊周圍,它分泌的皮脂對於皮膚健康十分重要。皮脂是一種油性的保護性物質,使皮膚和毛發潤滑並防水。如果皮脂腺分泌皮脂不足,皮膚就會過於幹燥,就容易生成皺紋(通常見於老年人);如果皮脂分泌過多或成分異常(一般多見於青年人),就會引起痤瘡(青春痘)。
3.皮下組織
皮下組織是由真皮下部延續而來,由疏鬆的結締組織及脂肪小葉構成,其中最重要的細胞為脂肪細胞。與毛囊相連的汗腺和微小的肌肉就源於皮下組織。皮下脂肪就蘊藏在這一層裏,所以皮下組織既是儲藏能量的倉庫,又是熱的良好絕緣體,此外還可緩衝外來的衝擊,保護內髒器官免收損傷。隨著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逐漸減少,這樣就會導致肌膚鬆弛和皺紋加深,所以要注意防患於未然,提前做好皮膚護理工作。
皮膚的功能
皮膚具有保護、感覺、調節體溫、吸收、分泌與排泄、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
1.保護功能:皮膚覆蓋在身體表麵,表皮堅韌柔軟,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彈性,可以對抗機械外力、化學外力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皮膚的角質層是不良導體,可以阻絕電流對身體的傷害。皮膚的角質層和黑色素顆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線,阻止其射入體內,傷害內部組織。皮膚表麵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膚表麵的細菌、真菌侵入,並有抑菌、殺菌作用。另外,它還可以防止體內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流失。
2.感覺功能:皮膚內含有大量的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由於各種神經末梢的分布不同,所以各個部位對不同刺激的反應也不同。皮膚的痛覺最靈敏,而溫覺最遲鈍。
3.調節體溫:人類的體溫調節有80%是在皮膚部分進行的。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毛細血管網大量開放,體表血流量增多,皮膚散熱增加。同時人體大量出汗,汗液蒸發過程中可帶走身體的部分熱量,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當氣溫較低時,皮膚毛細血管網部分關閉,部分血流不經體表,直接由動靜脈吻合支進入靜脈中,使體表血流量減少,以減少散熱,保持體溫。
4.分泌與排泄:皮膚的汗腺可以分泌汗液,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皮膚分泌的皮脂和汗液起著保護皮膚和調節體溫的作用。皮脂在皮膚表麵與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潤保護皮膚及毛發。皮脂分泌量因身體部位不同而不同,頭部特別是額部最多,其次為胸、背中央、上肢、下肢。皮膚通過出汗排泄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如尿酸、尿素等,這樣會減輕腎髒的排泄負擔。
5.吸收功能:皮膚並不是嚴密、無通透性的,它能夠有選擇地吸收外界的營養物質。皮膚吸收外界營養有三條途徑:營養物質透過角質層細胞膜,進入角質細胞內;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質有少量可通過毛孔、汗孔被吸收;少量營養物質通過表麵細胞間隙滲透進入真皮。這就是人們平時用化妝品和外用藥物的原理。但是,由於脂溶性物質、激素類物質易被吸收,故應注意藥物被吸收後是否會引起中毒。
6.新陳代謝:皮膚能儲存大量水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物質,並參與人體的代謝。皮膚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們使皮膚豐滿潤澤,並為整個機體活動提供能量,皮膚還可以補充血液中的水分或儲存人體多餘的水分。皮膚還能調節血糖的濃度,以保持血糖的正常。
皮膚細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謝的能力。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在晚上10點至淩晨2點之間最為活躍,在此期間保證良好的睡眠對養顏大有好處。
皮膚的護理
1.護理的必要性
一般來說,預防疾病比治療疾病要容易得多,對待皮膚問題也一樣。因此要擁有好的皮膚,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護理皮膚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⑴幫助皮膚抵禦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預防過早老化。
⑵加強皮膚的保護、再生和自我修複功能,改善皮膚狀況。
⑶根據不同的皮膚狀態和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滋養。
2.護理與年齡
根據各個年齡段所特有的皮膚特征來護理皮膚是非常重要的。
⑴青少年:青少年時期皮膚新陳代謝旺盛,皮膚非常完整,肌膚生理機能良好。因此護理的重點是預防和保護,配合定期深層清潔。
⑵中青年:中青年的皮膚新陳代謝逐漸減緩,皮膚很容易出現斑點,有老化趨勢。所以護理的重點是強化皮膚功能,預防衰老。
⑶中老年:中老年的皮膚新陳代謝緩慢,皮膚出現皺紋並變得幹燥脆弱,天然保護和自我修複能力明顯下降。護理的重點是改善皮膚狀況,延緩老化現象。
3.化妝品的選擇
⑴適合膚質: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自己使用時是否舒適,並由皮膚的反應好不好來判斷。在季節交替時,或者是太忙碌、壓力太大導致皮膚狀況很差時,就需要仔細嗬護皮膚了。
⑵適合膚齡:挑選適合自己膚齡的化妝品,確認其所含的成分符合自己皮膚的老化程度。不過,老化程度因人而異,所以不能全部以實際年齡來判斷皮膚年齡。
4.護理的季節性
⑴春季:隨著氣溫回升,皮膚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也活躍起來,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也逐漸增多,因此要注意預防痤瘡的形成。要經常洗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和富含鈣的牛奶等食物;注意預防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使用油脂含量適當的中性化妝品。
⑵夏季:紫外線在夏季是最強的,常常導致皮膚曬傷和黃褐斑的生成,同時由於氣溫和濕度高,皮脂和汗液分泌旺盛,易造成皮膚不潔。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出時應擦防曬霜,多吃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動物肝髒、鱔魚、肉類、蘿卜等。
⑶秋季:氣溫下降,空氣幹燥,紫外線強烈,可能發生日光性皮炎。因此要注意做麵部美容,除去老化的角質,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每天洗臉次數應適當減少,使用柔膚水保持皮膚濕潤。
⑷冬季:天氣寒冷,空氣幹燥,因此冬季護膚最重要的是使用化妝水和護膚霜滋潤保濕,防止皮膚失水、幹燥。
5.正確的潔麵方法
任何美容的方法,關鍵的都是清潔麵部皮膚,而洗臉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任何人每天都離不開洗臉。但要科學的洗臉恐怕並不是人人都了解的,這裏就有關洗臉的問題做一介紹。
⑴關於洗臉的水溫:一般來說洗臉最適合的是用溫水,即接近皮膚的溫度,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燙。這樣既可以保證毛孔充分張開,又不會使皮膚的天然保濕油分過分丟失。
⑵關於洗臉的次數:在洗臉的次數上有人主張洗得越多越好,但是這樣整天把皮膚泡在水裏,結果是很可怕的,會帶走皮膚中大量的營養成分。如果麵部很髒,不洗對皮膚也是很不利的,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都會侵入皮膚,從而引起麵部皮膚疾病,因此不洗臉也是不行的。一般來說,一天宜洗臉2次。當然如果有必要,中午加洗一次也可以。如果在環境較髒的地方工作,每天多洗幾次臉,那也無可非議,但次數不宜過多。
⑶關於正確使用潔麵乳:洗臉的時候,無論用什麼樣的潔麵乳,都不要用量太多。在向臉上塗抹之前,要先把潔麵乳在手心充分打起泡沫。很多人都會忘記這一步,但這個步驟卻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潔麵乳不充分起沫的話,不但達不到清潔效果,可能還會殘留在毛孔裏引起青春痘。把泡沫塗在臉上之後,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打圈按摩,動作要輕柔一些,這樣不僅清除了麵部的汙垢,還有效地按摩了麵部的肌肉,會增加麵部肌膚的彈性。
⑷關於清洗泡沫:清洗的時候,如果想清除掉潔麵乳,需用大量清水衝洗幹淨,至少潑20次水,才能徹底洗掉潔麵產品。
⑸關於擦臉:不要用毛巾用力擦臉,而要用輕擦方式。用力使用毛巾很容易使臉受傷,宜輕輕地按壓從而把水拭幹。然後塗抹適合自己的化妝水,最後還要用潤膚霜或潤膚乳液營養、滋潤皮膚,使皮膚柔軟、光滑。另外,毛巾要經常清洗,然後在太陽下曬幹,避免整體將毛巾懸掛在衛生間裏,這樣容易使蟎蟲滋生,最後導致麵部皮膚出現麵瘡。
6.護理七大忌
⑴忌亂用化妝品。可以擦一些天然麵油,保持皮膚水分,阻擋有害塵埃和紫外線的侵害。有些人看見別人用了某種品牌的化妝品就躍躍欲試,或者看見電視廣告裏宣傳某種化妝品也想試一試,其實,這是十分不科學的。最好在選擇化妝品之前到專業的美容機構測試一下自己皮膚的性質,然後再慎重地選擇,看好具體化妝品適宜於什麼樣的膚質,這樣才可以塑造出一個麗質的美女。
⑵忌用太熱的水洗澡和洗臉。熱水會損害和刺激皮膚,甚至會使皮膚出現紅斑點。最好用接近體溫的溫水洗臉,這樣不至於使毛孔過分擴張而損失掉皮膚必須的營養,又清潔了麵部。
⑶忌缺水。一般每天要喝6~8杯水。因為體內缺水會令皮膚枯黃或蒼白,甚至會出現幹燥剝落。而且,飲水的一個科學方法是每天早晨起來空腹飲水,這樣還能清洗一下胃腸,排出大量毒素。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起到了調節身體內環境的作用,使內分泌更加協調,使肌膚看上去從裏往外地鮮活。
⑷忌急劇減肥。體形的不時變化,使皮膚在擴張之後又急劇收縮,導致皮膚皺紋的出現,並形成皮膚鬆弛現象。所以,想要一個完美的體形,並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單方麵的功勞。顧此失彼,隻會使一個人看上去極不協調,所以,即使很迫切地想要減肥,也要慢慢來,讓皮膚有個適應的過程,並注意水分和營養的補充,這樣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有形又溫潤。
⑸忌表情過多。有些人一邊說話一邊做很多表情,這樣容易使皮膚提早出現皺紋。所以,從容、淡定是很不錯的選擇。遇事用不著太誇張,這樣既增加了自己的涵養,又保護了自己的皮膚。
⑹忌飲食不當。蛋白質是皮膚的重要營養,因此要多吃魚、瘦肉,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保證足夠的營養,令皮膚健康,同時注意要做到營養均衡。當下,人們總是有太多的應酬,時不時地出去舉杯暢飲,這對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再喜歡吃一些燒烤之類的食物就更不利於肌膚健康了,所以有這樣飲食習慣的人一定要注意。
⑺忌暴曬。曬太陽過多會令皮膚出現皺紋和斑點,而且暴曬會導致皮膚癌。如果一定要曬太陽,可以在暴曬的皮膚上先塗一層防曬霜。所以,經常在室外工作的人和去海邊度假的人,要注意做好皮膚防護工作。
二、毛發
人的毛發是由胚胎的外胚層演變而來的,起源於原始上皮胚芽(也叫毛胚芽),以後生長和分化形成胎毛。胎兒在4個月時頭發和麵部最先出現胎毛,到妊娠後期則全身都可見。出生後過一段時間,胎毛被毳毛和終毛代替。出生之後不再形成新的毛囊。毛發是從毛囊裏長出來的,而毛囊和毛發又都是由毛球下部毛母質細胞分化而來的。毛囊像個細長的口袋,開口於皮膚的表麵,底部深入真皮及皮下脂肪層。毛囊由內而外又分為內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結締組織鞘三層,內毛根鞘、外毛根鞘起源於表皮,結締組織鞘起源於真皮。毛發露出皮膚表麵部分為毛幹,處於毛囊內的部分為毛根。毛根下端膨大如洋蔥頭的部分稱毛球,毛球基底部向內凹陷為毛乳頭。毛球下層與毛乳頭相對的部分是毛母質,是毛發和毛囊的生長區,其中有黑色素細胞。毛乳頭內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以供應毛發生長所需的營養。
毛發的結構
毛發從外到內可分:毛表皮、毛皮質、毛髓質。
1.毛表皮:毛表皮是毛發的最外層組織,約占整個毛發的10%,是毛發的外衣。毛表皮由6~10層鱗片狀角質細胞重疊而成,能夠抵禦外界對毛發的物理和化學損傷,對毛發起保護作用。毛表皮由硬質角蛋白組成,有一定硬度,但很脆。越接近於頭皮部分越光滑,彈性越強;越接近發梢部分,對摩擦的抵抗力越差。在過分梳理和使用不好的洗發水時,毛表皮很容易受傷脫落,使頭發變得幹枯而無光澤,出現分叉現象。
2.毛皮質:毛皮質是毛發的主要部分,位於毛表皮的內側,是由成束角蛋白鏈沿著毛幹的長軸分布的,是由含有許多黑色素的細小纖維質細胞所組成的。它決定了毛發的彈性、強度和韌性。含有大量的自然色素粒子,毛皮質反映出毛發的顏色,燙發、染發都是毛皮質在起作用,因它最容易吸收水分,也最容易受藥物作用。同時,它提供毛發彈性。
3.毛髓質:毛髓質在頭發的中心部位,約占整個毛發的10%。它內部有無數個氣孔,這些飽含空氣的洞孔具有隔熱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頭發的強度和剛性,又幾乎不增加毛發的重量。它擔負的任務就是保護皮膚,防止日光直接照射進來。
毛發的功能
毛發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身體、儲存熱量。健康毛發能使人的身體免受或減少外界機械性及病菌的傷害,並能調節體溫。夏季,毛發能夠向體外散發熱量,冬季,毛發可以使身體保持一定的溫度。
同時,毛發還具有美化人們儀表的作用。愛美是女性的天賦,一頭飄逸的烏黑靚麗的直發是一種美,一頭卷曲的染成絢麗顏色的頭發也是一種美,這都得益於毛發的源源不斷地生長。
毛發的種類
毛發有三種:頭發、汗毛、性毛。頭發與其他哺乳動物的體毛類似,而人類的體毛(汗毛)一般比較柔軟,顏色也比較淡。性毛長於生殖器周圍、腋下和男性的麵部。
頭發的生長
健康的頭發以每月1~2厘米的速度生長,但不是永久地生長下去,有一個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一般一根頭發有2~7年的生命,在這段生命結束後便會脫落。
1.生長期:也稱成長型活動期,生長期可持續4~6年,甚至更長。在生長期,毛球底部的細胞分裂旺盛,分生出的細胞持續不斷地向上移位。當發囊中的軟囊角質變化為硬蛋白質時,頭發便被推出皮膚外,成為肉眼可見的頭發。
2.退行期:也稱萎縮期或退化期,為期2~3周。毛發細胞停止增生,毛囊開始萎縮。內毛根鞘消失,外毛根鞘逐漸角化,毛球變平,不成凹陷,毛乳頭逐漸縮小,細胞數目減少。頭發停止生長。
3.休止期:又稱靜止期或休息期,為期約3個月。在此階段,頭發各部分衰老、退化、皺縮,頭發將脫落。與此同時,在已經衰老的毛囊附近重新形成一個生長期毛球,最後舊發脫落,但同時會有新發長出再進入生長期及退行期和休止期。在頭皮部有9%~14%的頭發處於休止期,僅1%處於退行期,而眉毛則90%處於休止期。
發質的分類
1.中性:發根部毛乳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分和水分適中,是光澤、柔順、健康的發質。不油膩也不幹燥,軟硬適度,豐潤柔軟,有自然的光澤。適合做各種發型,是最理想的頭發。
2.油性:發根部毛乳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分和水分過多,頭發清洗幹淨後1~2天就有明顯的油膩黏著,光澤明顯,用紙巾擦拭頭發和頭皮時,油脂較多。觸摸有黏膩感,頭皮屑多,缺乏光澤。
3.幹性:發根部毛乳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分和水分過少,頭發幹燥,觸摸有粗糙感,不潤滑,缺乏光澤,造型後易變形。
4.受損:表皮層出現問題?毛鱗片脫落,頭發幹燥,觸摸有粗糙感,缺乏光澤,顏色枯黃。發尾分叉,不易造型。
頭發的健康標準
1.頭發有光澤,彈性和韌性都非常好,且不容易折斷。
2.不粗不硬,不分叉,不打結,頭發柔軟,易於梳理,梳理時無靜電反應。用手輕撫時,有潤滑的感覺。
3.不因外界影響而變化。如陽光的暴曬、燙發、染發等不影響發質。
4.疏密適度,尤其是發根要疏密勻稱。
5.頭發清潔、整齊,沒有汙垢、頭屑。沒有斑白、黃、棕等顏色混雜,色澤勻稱,發幹和發尾沒有出現兩種顏色。
頭發的護理
1.護理的方法
要想擁有健康秀麗的頭發,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和護理。其方法如下:
⑴保持飲食營養:據調查,常吃肥肉、奶油、油炸食物、蜜糖及經常飲用碳酸飲料和酗酒者中,多數都易於脫發。這些食品含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較少,所以影響毛囊的營養,進而影響了毛發的生長。此外,飲酒過度常會導致胃腸疾病,影響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吸收,也會影響頭發生長。
頭發的主要成分是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質,因此每日應攝入適量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魚類、瘦豬肉、牛奶、乳製品及豆製品。
維生素A對於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和結構的完善、促進毛發的生長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菠菜、萵筍葉、杏仁、核桃仁、芒果等瓜果蔬菜。其次,動物肝髒、魚蝦類以及蛋類也富含維生素A。
維生素B2可以促進毛皮的新陳代謝,新鮮蔬果、全穀類食物中都富含維生素B2,如小麥、紅米、花生、大豆、菠菜、番茄、香菇、扁豆等。此外,沙丁魚、奶酪中也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
維生素E可以促進毛發周圍的血液循環,它主要存在於核桃仁、橄欖油、玉米、麥芽、豌豆、芝麻、葵花籽等食品中。
礦物質攝入不足同樣會影響頭發生長。這是因為鐵、鋅、銅、鈣等微量元素是人體組織細胞和皮膚毛發中黑色素代謝的基本物質,缺乏這些物質會引起頭發過早變白。黑色食品則含有較多的這類微量元素,常見的包括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棗、黑芝麻、烏骨雞等。
保護頭發還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忌油膩、燥熱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也要忌食高糖和高脂肪類食物。
⑵定時洗發:定時洗發可以避免頭屑、汙垢堵塞頭皮的皮脂分泌孔,使頭皮不再發癢,也不會出現幹燥和脫發現象。至於洗發時間,中性發質的人,冬天可隔2天左右,夏天可1~2天洗一次,每次以不超過5分鍾為宜;油性發質和幹性發質的人,要分別縮短或延長洗頭間隔天數。
正確洗發方法是:洗頭發時,應先淋濕頭發,再將洗發劑倒入手心,用清水稀釋,然後從枕部和顳部(太陽穴)搓起泡往上洗。千萬不要將洗發劑原液放到頭頂洗起,更不要幹洗,避免強刺激導致頭頂部的多脂及易脫區的皮脂腺過多分泌。有的人喜歡到理發店幹洗頭發,喜歡被指甲抓洗頭發的舒適感,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應用指腹或手掌輕輕揉洗,並輕輕地按摩頭部。
洗頭發的時間可在早上或晚上,但應待頭發幹後再睡覺。如果是晚上洗頭發則不宜太晚,因為頭發濕濕的入睡感覺會很不舒服,且那樣不易使水分蒸發掉,對頭皮的健康是十分不利。
另外,洗發劑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發質,不要輕信廣告宣傳,或人雲亦雲地跟風。每次洗發時可根據自己的頭發長短、多少和清潔程度確定洗發劑用量,一般5~10毫升即可。
⑶梳頭要講究方法:梳頭不僅是美化自己的一種方式,更是讓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因為在人的頭皮上分布著大量的血管、神經末梢、皮脂腺、汗腺和毛囊,通過梳頭可以調節頭部的神經係統,促進血液循環,使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得到充分的營養。
正確的梳頭方法是:靜靜坐下,閉上雙眼,梳拉頭發的方向要與頭發垂直,頭頂和頭後部的頭發向上梳,左右兩側的頭發向左右兩邊梳。不易梳開的髒亂頭發,一定要先從發梢梳開後再向發根移動,切不可從發根硬梳,以免損傷頭發。需要提醒的是,每天梳頭時脫落十幾根頭發是不足以大驚小怪的,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在發揮作用。
現在市場上出售各式各樣的梳子,這很吸引顧客的眼球,但不能貪圖美觀就隨意選擇了一把梳子。從實用的角度看,選用犀牛角的、木質的等不易起靜電的材質的梳子要好些。這樣避免了靜電反應造成的頭發幹枯、萎黃等現象。另外,要特別注意梳子的衛生,在使用之前最好在堿水或者洗潔精水中浸泡5分鍾。而且,不要輕易使用別人的梳子,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⑷堅持按摩頭皮:頭皮中有大量的神經末梢,而且又距離大腦很近,所以頭皮上的信息很容易傳入大腦。當今緊張的快節奏生活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壓力,頭皮按摩便是消除壓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當手指在頭皮上按摩時,便能輕柔地刺激頭皮上的神經末梢,通過神經反射使大腦皮質的思維功能增強,使壓力得到緩解。另外,頭皮按摩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頭發的生長發育,防止脫發,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按摩頭皮是保養頭發的一個重要方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把五指分開,手呈弓形,指腹放在頭皮上,手掌離開頭皮,稍用力下按,輕輕擦動。按摩的順序是前額發際、兩鬢、頭頂、頭後部發際。堅持每天1~2次,日久按摩將受益匪淺。
⑸防止暴曬:過度的日曬會使頭發幹枯變黃,所以夏季外出最好戴帽子或打傘。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到海邊去遊泳,一定要戴不透水的遊泳帽,遊完後將頭發衝洗幹淨,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鹽分是頭發的大敵,若頭發上附著有鹽分,就更能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頭發受損程度增加幾倍。因此,遊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頭發。
⑹避免燙發損害:燙發的藥水對發質有損害,頻繁使用會使頭發失去光澤和彈性,甚至變黃、變枯。所以,燙發時一定要去比較專業的、信得過的理發店,要按燙發的規程操作,燙發水的選擇、燙發時間的長短都要在穩妥情況下試行之後再使用。
2.常見的護發錯誤
⑴經常使用吹風機:吹風機會使頭發裏的水分迅速蒸發,也可以幫助頭發塑造完美造型。但經常使用吹風機會使頭發所含的水分降低至10%以下,這樣發絲就會變得粗糙、分叉,看上去像一堆枯草。
⑵每天反複梳發:有些愛美人士,在閑暇時間願意擺弄自己的頭發,坐下來梳個不停。或者有人認為每天梳理頭發的次數越多越好,因為那樣既達到了美觀的目的,又疏通了頭部穴位。其實不然,每天梳理頭發超過50次,就會使秀發受到傷害。
⑶隻梳理頭發的尾端:正確的梳理頭發的方法是從發根輕輕地向發梢梳理,如果遇到糾結的部分,就一隻手按住發根,另一隻手輕輕地把打結的部分疏通開。有的人認為隻有發尾容易淩亂,所以隻梳梳尾端就可以了。如果隻梳發尾,往往會出現斷發或發絲纏繞的現象。
⑷趁頭發很濕時上發卷:有些人習慣在家裏自己做發型,為了減輕難度就在頭發很濕的時候上發卷,這是很不科學的,對頭發的損傷很大。正確的方法是等頭發幹到七八成時,再上發卷。
⑸洗完頭發後用力擦幹:洗完頭發後濕漉漉的感覺確實讓人很難受,所以人們都習慣於馬上用毛巾揉搓頭發。但是,用毛巾用力搓揉的後果,隻會使頭發枯澀分叉。正確的方法是用毛巾輕輕地從發根向發梢方向慢慢吸水。
⑹洗發劑泡沫越多越好:有的人在洗頭發的時候,唯恐洗發劑用得少而洗不幹淨頭發,於是就放大量的洗發劑,然後揉搓出很多的泡沫。過猶不及,這樣隻會使頭發更幹澀。洗發用品的泡沫不應求多,而且用力要輕柔。
⑺在頭發上噴灑香水:一頭飄逸的秀發會投射出一個人的無限魅力,如果頭發再能散發出幽幽的香氣,將是怎樣的嫵媚動人。這或許是許多女孩子的想法,但香水會將頭發中的水分帶走,使秀發更加幹燥,所以還是保持原生態為好。
⑻染發與燙發同時進行:現在大多數美發機構都是一條龍的工序,理發、染發、燙發,保證走出美發工作室會變了一個人。其實,染發與燙發同時進行會使頭發的負擔太重,進而傷害秀發,所以,最好給頭發一個修養期,把這兩道工序分開來做。
⑼卷發時用力上緊發卷:在卷發的過程中,為了整體效果更好,專業機構的技師往往都是很用力地把頭發擰緊,然後一圈一圈地纏繞在發卷上。但如果上發卷時過於用力,很容易把頭發扯斷,所以在被卷發的過程中,可以提醒技師力度要適當。
⑽戴著發卷入睡:有的人為了第二天起床後能有個好的形象,就在頭一天晚上把頭發卷好,然後很小心地睡去。但頭發被卷在發卷中,承受一整夜的重量和壓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傷害,所以這一方法是不可取的。
⑾頭發幹澀時就多抹一些護發乳:很多人都認為頭發幹燥,缺乏光澤,多抹些護發用品就可以解決。事實上,過量的護發乳隻會給頭發造成負擔。要抹的話,最好選擇水分充足的護發用品,而且隻抹在頭發表層即可。
⑿用力梳頭可除去頭皮屑:頭屑是困擾許多人的大問題,所以有的人在梳理頭發的時候用梳子的尖端用力刮頭皮,這樣的確可以除去一些頭皮屑,但是頭皮上的角質細胞也會脫落,造成頭皮受傷。所以,還是選用適合自己的洗發劑,經常洗洗會好得多。
⒀燙發不成功再來一次:有些人對新燙的發型不滿意時,會重新再來一次。這樣做對頭發將造成極大地傷害。所以,在選擇燙發機構的時候,就要慎重了,最好找知名一點的。而且,兩次燙發的間隔最好超過半年以上,這樣就給頭發以充足的修整時間。
⒁一瓶洗發用品全家合用:有的人為了節省費用,就全家人都使用同一瓶洗發劑。其實,這樣是極不科學的,因為一家人的發質不可能是一樣的,使用不合發質的洗發劑、護發用品,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注意區分使用,尤其是家裏有孩子的,要使用專業的兒童護發用品。
⒂各種皮質的人都可以染發:趨同人們是一個慣常心理,所以有的人看見別人染的頭發很好看,自己也想嚐試一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染發,即使可以,在進行染發之前,也要與美發師充分溝通,先沾些染發劑在手腕內側,如果出現紅癢,就應該打消染發的念頭,以免傷害頭發。
3.脫發的原因
頭發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極其重要的,它關乎我們的儀表,保護著我們的健康。正常人從出生開始頭部就長有頭發,一直到成年,一般可生長100萬根頭發。正常情況下,每人每日可脫落60~80根頭發,梳頭和洗頭時脫發的現象會比較嚴重,這是因為已處於休止期尚未脫落的毛發對頭皮的附著力沒有以前強大,受到牽拉而導致脫落,但是如果一個人每天脫落的毛發超過100根,從而引起頭發稀疏,就是一種病態了,稱之為脫發。
導致脫發的原因有幾個方麵:
⑴精神因素。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人們承受的心理壓力日益加重,所以人群中脫發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精神緊張、憂鬱、恐懼等均能導致神經功能紊亂,這樣毛細血管持續處於收縮狀態,毛囊得不到相應的血液供應,最終將會導致頭發的脫落。
⑵飲食因素。動物類食品為人體合成過量的雄性激素提供了條件,所以過多地食用動物性食品會刺激雄性激素分泌過多,使人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此時頭皮上存在的一種噬脂性真菌就會大量繁殖,該真菌在獲取營養和排放代謝產物過程中刺激頭皮和毛囊,形成慢性炎症,使毛囊逐漸萎縮,導致功能逐漸衰退。
⑶洗發不當。對於脂溢性脫發患者來說,頭皮皮脂的積聚可對皮脂分泌形成一種負壓,從而減慢其分泌速度。如果此時還頻繁洗頭,再加上洗發用品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或加重脫發的發生。
脫發的治療
1.柚子核治脫發:如果頭發發黃或者發生斑禿,可取柚子核30克,用開水浸泡24小時後,每天擦拭2~3次,可以加快頭發的生長。
2.生薑治脫發:將生薑切成片,在斑禿的地方反複擦拭,每天堅持2~3次,能刺激毛發的生長。注意在擦拭的過程中,不可用力過猛,因為那樣會破壞毛球與毛乳頭,甚至會適得其反。
3.蜜蛋油使稀發變濃:一個生雞蛋黃、一茶匙蜂蜜、一茶匙植物油或蓖麻油,與兩茶匙洗發劑、適量洋蔥頭汁兌在一起攪勻,均勻地塗抹在頭發上,套上塑料薄膜的帽子,並不斷地用溫濕毛巾熱敷帽子外部,過1~2個小時之後,用洗發劑洗幹淨頭發。這樣堅持一段時間,頭發稀疏的狀況就會得到改善。
4.治療脫發的偏方
⑴萵苣子、薑各100克。上藥為末,先以竹刀刮損不生發的瘡疤後,以此藥擦之,以生發為度。
⑵榧子3枚,胡桃2個,側柏葉30克。將藥共搗爛浸雪水梳頭,使用後發絲不脫落,而且光潤。本方尤適用於腎虛型脫發。
⑶食鹽15克。將食鹽加入1500毫升溫開水,攪拌均勻,洗頭,每周1~2次。此法長期應用,可防止脫發。
⑷芝麻梗、清明柳(清明節采的柳枝嫩葉)各90~120克。煎湯洗發,並摩擦頭皮,連用7日。本方尤適用於脂溢性脫發。
⑸枸杞子15克,大米50克。將枸杞子、大米洗淨,放砂鍋中煮成粥,食用。
⑹何首烏3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何首烏放入砂鍋中煎取濃汁後去藥渣,然後放入大米和冰糖,將米煮成粥即成,食用。本方尤適用於脫發久不愈。
⑺野薔薇嫩枝100克,薑50克。將藥水煎百沸,取汁刷頭。本方尤適用於病後脫發。
5.使頭發變得光亮
⑴醋蛋:洗頭時,在洗發水中加入少量蛋白洗頭,並輕輕按摩頭皮,會有護發效果。同時在用加入蛋白的洗發劑洗完頭後,將蛋黃和少量的醋調勻混合,順著發絲慢慢塗抹,用毛巾包上一個小時後用清水衝洗幹淨,具有使頭發烏黑發亮的效果。
⑵啤酒:先將頭發洗淨、擦幹,再將整瓶啤酒的1/8,均勻地塗在頭發上,再做一些頭部按摩,使啤酒滲透頭發根部,15分鍾後用清水洗淨頭發,具有使頭發光亮的效果。
⑶發油:頭發洗幹淨後,將平時所擦發油的1/3加入清水中,將頭發完全浸入油水中,多餘的水分用幹毛巾吸去,可以使頭發光亮、潤滑。
⑷茶水:用洗發劑洗過頭發後,再用茶水衝洗,可以去除多餘的垢膩,使頭發烏黑柔軟、光澤亮麗。
三、耳朵
耳朵的結構
耳朵的主要結構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
1.外耳:外耳是指能從人體外部看見的到骨膜之間的部分,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具有兩種主要功能,一是抵禦外來物體侵襲以保護外耳道和鼓膜,二是從自然環境中收集聲音並導入外耳道。外耳道具有使聲音增強和保護鼓膜的作用。
2.中耳:中耳在顳骨岩壁內,包括鼓室、乳突竇、乳突小房。鼓室內的聽小骨,由3塊骨頭構成。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聽骨鏈組成。聽骨鏈包括錘骨、砧骨和磴骨,位於中耳腔。中耳的基本功能是把聲波傳送到內耳。骨膜振動的頻率與聲波相同。
3.內耳:內耳結構複雜,所以又稱為“迷路”,由耳蝸、前庭和平衡器官組成。耳蝸是被顱骨所包圍的像蝸牛一樣的結構,內耳再將中耳傳來的機械能轉換成神經電衝動傳送至大腦;前庭是卵圓窗內微小的、不規則形狀的空腔,是半規管、磴骨足板、耳蝸的彙合處;平衡器官可以感知各個方向的運動,起到調節身體平衡的作用。
耳朵的功能
耳朵最主要的功能是使我們聽到聲音,同時耳朵還含有平衡器官,使我們的身體可以保持直立。
1.聽覺功能
耳朵為什麼會聽見聲音呢?想要了解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還要從聲波的性質和耳朵的結構說起。聲音其實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並能向四周傳播的一種空氣波動。而聲波波動的介質不是水,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聲波是有能量的,它能使被接觸到的物體產生振動,就像水波能讓水麵上的物體搖擺一樣。物體振動得越快,產生的聲音就越高越細,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越粗。當聲音傳播到人的聽小骨,中耳便把聲波傳送到內耳。而人的耳朵並不是什麼聲音都聽得到,隻有振動頻率在20~20000赫茲範圍之間的聲音才會引起聽覺。
2.平衡功能
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人體維持平衡主要是依靠內耳的前庭部、視覺、肌肉和關節等本體感覺三個係統的相互協調來完成的。其中內耳的前庭係統最重要,它的功能結構其實就像眼睛一樣,是一種特殊分化的感受器,主要感知頭位及其變化。
在人類內耳的構造中,有個像蝸牛觸角一樣的三個半圓形管道,叫半規管。在半規管內有內淋巴,而半規管的兩個角裏也有毛細胞。所以內淋巴流動的時候也會帶動毛細胞彎曲傾倒,產生一種運動的感覺。半規管主要是感受正負角加速度的刺激,也就是感受旋轉運動的變化。由於三個半規管所在平麵互相垂直,所以它像水平尺一樣可以感受四麵八方旋轉運動的刺激。
耳朵的疾病
1.耵聹栓塞
耵聹,俗稱“耳屎”,是由外耳道上的耵聹腺分泌的黃色的黏稠液體。耵聹腺在外耳道的外段,外耳道的軟骨部皮膚上。耵聹能夠殺菌、抑菌,對外來的灰塵、小蟲等異物具有阻擋作用,所以耵聹是對耳朵具有保護性作用的物質。健康的耳道有自潔功能,耵聹可隨著張口閉眼等振動自動排出耳道。但當外耳道本身出現病變,或者耵聹掉入耳道深部,或者耵聹太多遇水體積增大而堵塞耳道時,自潔能力就會不足,導致耵聹在耳道內堆積,一旦堵滿了外耳道就稱為耵聹栓塞。
耵聹栓塞可能引起聽力下降、耳鳴、眩暈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突然的耳聾。耵聹栓塞是耳科門診常見疾病,此病雖小,但處理不當仍然可能釀成大禍。一般來說,老人、有挖耳習慣的人(把耵聹推向深入)、外耳道狹窄有骨疣的人、耳道做過手術的人、乳突根治術患者等容易得耵聹栓塞。
對於耵聹栓塞,可以采取如下治療方案:
⑴對於稍小而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聹塊,可沿外耳道後上壁緩緩伸入其耵聹內側慢慢鉤出。外耳道後上壁敏感性較差,故可先於該處著手夾取耵聹。較軟耵聹栓塞可用鉗或槍狀鑷分次夾取。堅硬而嵌塞較緊的耵聹塊,可先用3%~5%碳酸氫鈉溶液或硼酸甘油、液狀石蠟、核桃油等滴耳,每日3~4次。待耵聹軟化後,再用鉤取或夾取。貼近鼓膜的耵聹團塊或不能合作的患兒均不宜采用此法。
⑵如果耵聹栓塞合並外耳道炎,應先進行抗感染治療,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數次,必要時內服抗生素類藥物,3~4日後再取耵聹。
⑶衝洗患耳時,患者取側坐位,頭應該偏向健康的耳朵一側,緊貼患側耳垂下方的皮膚置放一彎盤,用來盛裝衝洗時流出的水液,操作者用左手將患側耳郭輕輕向後上(小兒向後下)牽引,右手取吸滿溫熱生理鹽水、接有塑料管的20毫升的注射器或橡皮球置於外耳道口,向外耳道的後上壁方向衝洗。衝洗液進入深部並借回流力量將耵聹或異物衝出。如此反複衝洗,直至耵聹或異物衝出為止。最後用幹棉簽拭淨外耳道。
對於耵聹栓塞的預防措施是,上述人群應定期請耳科醫師檢查清理耳道,時間間隔視情況而定。
2.耳聾
常見的耳聾有三種:傳導性耳聾、神經性耳聾、混合性耳聾。
傳導性耳聾大多數是由於外耳和中耳疾病所致,例如耵聹栓塞、先天性耳道閉鎖,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腫瘤等。在中度耳聾的範圍,一般通過藥物或手術可以得到恢複或部分恢複。
神經性耳聾指耳蝸螺旋器病變不能將聲波變為神經興奮,或神經及其中樞途徑發生障礙不能將神經興奮傳入,或大腦皮質中樞病變不能分辯語言,統稱感音神經性聾。神經性耳聾在各種耳聾類型中占有較大比例,聽覺損害也較為嚴重。神經性耳聾的致病因素較多,如老年性聾、噪聲聾、藥物致聾、突發性聾、遺傳性聾以及外傷性聾等。由於感覺神經性耳聾是內耳的聽毛細胞壞死或脫落所導致的,而這種損害又是不可逆的,所以它是臨床上難以解決的耳科疾患之一。患者要防止在求醫心切的情況下輕信一些不科學和不負責任的宣傳。
混合性耳聾是上述兩種耳聾的結合體,傳音和感音機構同時有病變存在。病變原因如長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耳聾等,它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更大。
突發性耳聾的病人,如果聽力下降不太明顯,症狀比較輕微的,可以在醫生檢查後,經醫生同意,在家治療;如若症狀顯著,耳聾嚴重,甚至伴有眩暈者,則需盡早住院治療。
耳聾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⑴西藥療法:西醫多采用靜脈注射結合肌肉注射的療法,也可選用血管擴張劑加入葡萄糖溶液靜點,同時配合維生素B1、維生素B2肌肉注射,或配以中藥針劑,如川芎嗪、複方丹參注射液、當歸注射液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