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無頭將軍墓》 前言(1 / 2)

我叫高進榜,現年二十五歲,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年前從部隊退伍後,從老爺子那接手經營著一家古玩雜貨店:寶來齋!說它是古玩雜貨店,那是給這間店臉上貼金了,真要較真的話,直接把前麵古玩兩字去掉的會更貼切一些。店裏沒有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說句不客氣的話,真正入得了行家的法眼,基本沒有;貨架上全是些普通的古玩把式,各類大小的瓷器,瓶罐,玉器,掛件,擺的琳琅滿目。

自打我接手店裏的買賣後,倒也還算清閑,每天除了開檔看店,就是招呼幾個不小心撞進來的的客人。日子過得清閑無味,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享福,但是對於我來說可不是。咱可是經過革命軍隊錘煉過的,這種日子根本過不慣。

在部隊那幾年,訓練出操,爬山涉水都是家常便飯,一切生活都必須按照嚴格的軍事作息,整個人高度的克製惰性,我可楞是在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口號中中度過了六年軍旅生涯。

回想起我參軍入伍那會,正是在一個愣頭青的年齡,基本上不該懂的不懂,,該懂的也不懂,剛進部隊那會,還不適應部隊裏的生活,為此確確實實的吃了不少的苦頭,不過,這人總得要吃過苦頭才能成長,等我深切感受到了參軍衛國的崇高使命!由一個新兵dan子,做到了西部某邊防哨所的代班長,以為自己即將在軍隊裏展開自己彪悍人生的時候,一紙退伍令,結束了六年在部隊的崢嶸歲月,為此,我還失落過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當時,誰又想得到,這也是我另一段冒險人生的開始呢…….

所以說,從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到現在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古玩店老板,實在不是我的本意。

如今,我所經營的這家“寶來齋”古玩店,位於長沙市中心一個叫“寶南街”的古玩市場!

寶南街這個地名來由,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說起來,這裏頭還有個故事,因為當初交通極為不便,從外麵運入銅錢到長沙的道路狀況顯然令滿清的統治者很不滿意,於是大筆一揮,戶部一紙命令,工部大興土木,於是在此地設鑄錢局。以供應當地民生所需。曆來前前後後總共設有二十五個鑄錢爐,所鑄造之銅錢,史稱“黃錢”,因背麵用“寶南”二字作為標識,故此得名。這些錢爐,一直在寶南街,直到天下動蕩民國初年才消失滅跡。

等到到了改革的春風吹進寶南街的時候,附近一帶的人們,每到了周末就自發來到位於寶南街一個電影廣場上,擺起地攤經營郵卡,古董,收藏為主的古玩市場。大家由最原始的以物易物,到買賣流通,一時之間,寶南街變得非常火紅,而不久後就有外地的客商藏友聞訊而來,不經意間,寶南街頗有長沙古玩集散地的陣勢,執掌著長沙古玩市場的牛耳。

我們家老爺子早些年是在省裏考古研究所工作,因為身體不好,退休得早,而出於對古董的愛好,沒事就喜歡來寶南街轉轉,他喜歡這裏的氛圍,也喜歡和這些充滿曆史氣息的古玩呆在一起,漸漸發現這裏的古玩市場越來越火,就在附近買下一座兩層的舊式小樓,開了這家“寶來齋”。

當初我們家老太太還不同意,說你一個退休的小老頭了,身體那麼差,好好的在家呆著,吃穿不愁還折騰這些幹什麼?老爺子的脾氣固執了一輩子,哪聽得進去,振振有詞的說,這叫發揮革命的餘熱,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老太太一輩子拗不過老頭,這次自然也不意外,老頭的大道理一出,老太太就華麗的敗退了。

寶來齋,正式經營後,老爺子拖著帶病的身子一個人張羅得有滋有味。這也難怪,自打古玩店開張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其中的原因嘛,一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再者就是以老爺子多年的考古經驗,上年頭的古玩把式拿到手上仔細一瞧就能確定真偽。有了一個開放自由的市場,加上老爺子對古玩的那份鑒定能力,把古玩店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並不是難事。

寶南街的古玩市場興旺得這麼快,這與長沙城兩千多年的文化沉澱密切相關,這一點,以“長沙”這個名字,從秦朝至今都沒變就可以得知。一座古老的城市必然會保留大批的文物古董,這也促成了當地人對古玩,交易,買賣,收藏的風氣。古玩界甚至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皇家文物藏故宮,出土文物看西安,民間文物看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