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企業同行

我為會計人驕傲

作者:王晶晶

“會計”古來有之,中國最早可以從商周時期算起。會計使用的工具也是從古代的結繩記事逐漸演變到珠算,直至現代開始普遍使用的計算機。開灤是很早就開始普及會計電算化的單位。

2000年,當我開始學習財會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的會計人生。起初我的印象裏,財會人員就是撥撥算盤,算算賬,然後月底月初地結賬,每月發發工資。現在看來,那時候的理解太狹隘,更像是我們國人印象裏的賬房先生。從最初的初級會計、稅法開始學起,我慢慢學習和了解了這個行業。

2006年,企業內聘財會人員,通過一係列的考試,我成為了一名會計人。

在所有人的眼中,出納是財務工作中技術含量最低的,也是最辛苦的。整天看著我們跑銀行,取現金、存現金、跑貸款手續、做票據業務……自己在這幾年的出納崗位中也體會到了酸甜苦辣鹹,可謂是五味俱全。

出納首先要有責任心和道德感、公德心。公司每一筆資金的收支都要從出納的手裏過,出納掌握著企業的全部資金。每次彙款或是報銷都要認真審核好憑證,填寫清楚電彙憑證,責任心必須強,不然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出納也是會計工作的最後一個關口,從每一份憑證裏,我們能看出會計人員和專業部室辦事員的業務流程。作為一名出納人員,必須時刻警醒著自己,切不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想方設法動用企業資金。這種做法不僅會讓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也會斷送個人的前程,辜負領導同事對自己的信任與期望。尤其是管理銀行承兌彙票的時候,票據的麵額大小不等,出票行的信用度也是高低不同。每次做票據收支的時候都是如履薄冰,什麼樣的能收,什麼樣的不能收。甚至半夜也會驚醒,是不是每一張票據都看仔細了,是不是每一張票據都錄入台賬、上報領導了。不過最高興的就是拆分票據的時候,雖然每次都是手續繁雜,需要謹慎小心,可謂是“步步驚心”,但是眼看能帶來既得的經濟效益,能動用經濟的手段合理合法地為企業盈利,也是我們會計人很驕傲的一件事情。出納還有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企業融資,每當需要企業融資貸款的時候,出納都是負責具體事務的。極其繁瑣的步驟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配合銀行放款,為企業的正常運轉和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2007年也是新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試運行的第一年。那年的開年,計財部異常忙碌,修改賬套,更改報表……作為一個新人,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會計人的辛苦。很多會計每日加班到後半夜,甚至不回家睡在單位,加班加點更成了年底會計人員的家常便飯。到了夏天,開灤集團公司組織全體財務人員集體培訓,由河北農大的劉國峰教授講授新會計準則。那次的學習讓我們體會了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製度的差異,了解了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細則。2007年我開始考取會計學專升本。新婚後我要參加考試,丈夫表示理解並非常支持,主動承擔家務。正式錄取之後每星期要去上課,到了學期末要參加考試。2008年作為一名孕婦,跟其他考生一樣,我要參加一個學期所有課程的期末考試。2009年冬天最難忘的日子,孩子生病發高燒,單位結賬做年終決算,我本人還要參加期末考試。緊張的日子使我焦頭爛額。當大夥都準備過年的時候,我病倒了,靠著意誌力堅持了一個月的我倒下了。2010年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我順利拿到了會計學的本科,辛苦了兩年半,終於有了個結果。雖沒有長足的進步,人生為棋,我願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後退一步。

現在我很感激企業能給我這個機會,能讓我做財務工作。作為一名80後的會計人員,我們的眼光絕不能隻停留在做做報表、寫寫分析上。新時期的會計人員要與時俱進,用新的、更高更遠的視野去看我們的財務工作。新的會計準則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讓會計人員的工作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做的工作都是對企業決策有用的,會計除了財務職能以外不能忽略的是管理職能。當我們的建議或是預測被采納並且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好的影響的時候,也是作為會計人最最驕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