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明珠畫皮(上)(1 / 2)

遼國京都卞京城門處照常熙熙攘攘的人流,遼國開國君主出身草莽,以前各國君主奉行“君子無小人則饑,小人無君子則亂”的政策在遼國建國之初就被開國君主在施政之初刻意淡化,各個的階層的等級之間的界限並不十分明顯,伴隨著商賈的地位提高,卞京商賈的比起從其他國來的商賈神氣。

一名年輕的公公雙手捧著一卷墨邊白絹走向城門,兩隊士兵護在其後,領頭的兩個士兵抬著固有大遼官府的銅獅禦架,守城士兵衝小公公一拱手,問清緣由,讓出位置。

小公公掃視了一眼四周的百姓,清了清嗓子,宣明此行的目的,尋了個避風又曬得到太陽的位置坐著,等人來揭榜。

這位小公公正是被指派到寶晨宮當差的小三子,原先拜了王德喜為幹爹。

紫宸替遼王受了重傷,那位做了高僧的老王爺新自看顧,到了晚上連吐了好幾次黑血,眼看一口氣就快去了,長公主不知從哪聽說了此事,先是命人將自己從鄰國帶回來的唯一一顆返魂丹送過來,緊接著又坐著轎鸞親自到寶晨宮,當著眾人的麵將遼王劈頭蓋訓斥了一頓。從來沒人敢說一句不敬的遼王竟一點也不在意,一臉疲色,隻是命太醫施救,看是急得很了。

王德喜是何等聰明的人,遼王自手書寫的皇榜剛替出來,他接著就讓小三子帶著皇榜出了皇宮。

“大遼宸王,我怎從未聽過?”一位操著南唐金陵口音的商人問身邊的藍寶衫商人。

“陸兄,你有所不知……”藍寶衫看了皇榜邊的官兵一眼,壓低聲音,將事情始末一一道來。

“看來我以後若是遇到這位宸王了還得小心禮待,隻是不知這位宸王長相如何?”另一位商人在旁聽了,小心歎道。

“幾年我見過這位宸王,那時宸王才十歲的光景,坐在轎鸞中,臉上戴著一隻白玉麵具,素衣白裘,若不是老孫我這懂行的人,絕不看不出來那布料是千金難換一尺的天絲雲錦,現在想想,宸王必是一位極富貴的人!”另一位淺藍袍子的布商接口道,捋捋下巴稀疏的胡須,仿佛當年那千金難換一尺的布料就在眼前。

“俺一位遠房親戚在卞京一戶大人家裏當差,他聽那位大人說宸王生得極醜,所以從不在人前摘下麵具,俺他一定不想別人說他的長相……”

“……”

皇榜圍觀的人不少,卻無一人敢上前揭榜。

“姬公子!”不知是誰恭敬地呼了一句,人群迅速分成兩邊,留出中間一條道路,兩旁不明就理的路人的目光齊齊看來路口。

素白竹枝暗紋長衫曲曲折折延至膝,順著姬明珠坐著的膝處折了一折,外罩天青阻塵紗裳,輪騎碾動帶起風,竹影搖曳,竹枝餘處的留白似梨花,花枝橫斜,欹然生姿,神色清冷,仿佛沒有什麼能入他眼,冷清的眼神向眾人麵上一掃,眾人不由收回目光。

明珠長居神島,不習慣與外人打交道,那日下了山,謝辭了司徒鈺的邀請,用椅中的珠玉換了些銀兩,在大都的某條偏僻小巷購置了一間舊房,平日給人醫些小的傷病,他醫術精湛,日用的銀兩無虞,他無意出名,對大的刀劍毒傷不予摻手,倒也沒遇到什麼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