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配電變壓器預防性試驗(2 / 2)

一般情況下,故障氣體出現的主要環境是油浸紙絕緣體,溫度過高、電暈電弧是導致故障氣體出現的主要原因。故障特征氣體主要包括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炔、乙烯等。依據Halstead試驗結果,研究人員分別提出了碳氫氧三元素三角圖判斷法、PEM法、電協研法以及我國的改進電協研法等。

以故障特征氣體含量分析為例,當總烴含量較高,並且乙炔小於5時,可判定為一般過熱性故障;當總烴與氫氣含量較高,乙炔大於5,並且占總烴比重較小時,可判定為嚴重過熱故障;當總烴數量不高,氫氣含量大於100並且甲烷是主要成分時,為變電器局部放電故障;當總烴與氫氣含量高,乙炔含量值大於10時,為變電器火花放電,當發生電弧放電時,則乙炔為主要烴類成分,並且總烴與氫氣含量都較高。另外,國內常用的故障特征氣體還包括三比值法、DGA法等,不同的測量方法有著不同的適用情況,在進行變電器預防性試驗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

2.2繞組電阻測量。繞組電阻測量包括繞組直流電阻測量與繞組絕緣電阻測量兩部分,繞組直流電阻測量通過判斷繞組間是否出現短路、相關焊接部位是否出現質量問題以及接觸部位的接觸良好性,確定各相繞組間直流電阻是否達到電阻間的平衡等問題,是檢測變壓器線路是否斷路、老化損壞的最主要的測量方法。繞組絕緣測量是最為普及的一種試驗方法,在對繞組充分放電之後,用歐姆表進行測量。測量過程中應當使每次的測量結果都接近於頂層油溫,然後將不同的測量結果折算至同一標準下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分析結果即可確定絕緣性是否完好,線路是否有受潮情況等情況。

2.3介質損耗因素測量。介質損耗因素主要是用來判斷變壓器整體受潮情況以及主要部件如繞組上油質汙染情況。在進行介質損耗因素測量時,要注意減少外部條件幹擾以及介質本身的遺漏。雖然介質損耗因素測量實驗有著先天性不足,如試驗電壓低導致缺陷不容易被發現,但其仍然有使用價值,例如當套管受潮時,套管介質測量就會超標,絕緣條件下降,數值偏低,由此可判定故障原因。

2.4交流耐壓測量。對於需要進一步進行實驗來判斷變壓器故障的試驗,則需要用到交流耐壓試驗,該試驗屬於破壞性試驗,但卻是最直接有效的試驗方法。變壓器能夠投入電氣係統正常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交流耐壓測量結果。因為交流耐壓試驗電流較大,對變電器電壓等級以及變電容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進行交流耐壓試驗前必須保證電阻測量、介質損耗因素測量結果達到規定的要求標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變壓器設備元件損傷,影響試驗結果與後期電力建設使用。

2.5線圈變形測量。線圈變形測量主要是對變壓器繞組在可能受到的物力衝擊的承受能力以及發生變形後工作能力的測量。在變壓器安裝過程以及工作過程中,如吊裝、電路短路等,繞組本身可能會發生軸徑向變形,對電力係統的正常安全運行產生安全隱患,情況嚴重時可能或導致變壓器繞組燒毀,因此在變壓器安裝前後或者受到大電流衝擊後,要對變壓器進行線圈變形檢測。

3、總結

變壓器是電力係統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對變壓器進行預防性試驗是保證變壓器工作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本文通過分析變壓器預防性試驗的必要性,探討變壓器預防性試驗的相關內容,為豐富變壓器實驗內容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