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建築設計中的地域性表達
改革探索
作者:裴宇 劉石磊
【摘要】教育建築是城市建築的重要類型,對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建築事業的進步有著雙重價值和作用。教育建築設計中應該體現地域性,要通過地域性的表達形成富有地域特點、文化特征和教育功能的綜合性教育建築。本文以地域的視角對教育建築設計工作進行了重新審視,提出了教育建築設計中表達地域性的觀念,提供了教育建築設計中宏觀布局、內部空間和微觀處理方麵的要點,希望能夠對教育建築更好地表達地域性有所啟迪。
【關鍵詞】教育建築;建築設計;地域性;宏觀布局;內部空間;微觀處理
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價值,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這使得教育建築在當前得以大量規劃、設計和興建。教育建築負有為教育提供場所的基本職能,同時教育建築也是一個學校、一個區域的文化代表,是文化彰顯和曆史傳承的重要基礎,高水平的教育建築設計可以體現出教育的重要價值和區域的特點。當前,建築行業、教育界和全社會對教育建築設計非常重視,所以必須對教育建築設計加強研究和研討。地域性是教育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有了地域性的表達,教育建築就會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建築和文化價值,成為一個地區的標誌,形成地域文化和形象的代表。當前教育建築設計地域性的表達已經突破了設計工作的本身,成為地域文化表達和展現的結合點和關鍵點。應該從地域的視角對教育建築設計工作進行重新的審視,建立教育建築設計中表達地域性的理念,高度重視教育建築設計中整體和細節工作,從宏觀布局、內部空間和微觀處理等方麵入手,提高教育建築對地域性的表達能力,以更加符合時代和發展的設計體係教育建築的域性,形成教育建築設計中地域性表達的體係,以便對建築設計總體工作形成體係和理念上的支持和豐富。
1、教育建築設計中表達地域性的視角
弗蘭姆普敦在《現代建築》一書中提出了“建築要根植於民族傳統和地域場所,對世界迅速同質化了的生活空間進行重新思考,運用現代建築的語言,使建築具有其場所性”,這是對建築設計表達地域性的有力詮注,教育建築的地域性是其自身的根本屬性,教育建築離不開所在地的具體環節,教育建築要體現地域文化的背景和地域的基本實際,這樣的要求構成了教育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成為深入到建築設計細節和微觀的重要要素。教育建築作為教育的重要場所是交流的場所和文化陣地,是新興的建築類型,教育建築的設計更應從體現地域性的角度著眼,影響獨特的視角,將地域性更好地在教育建築中表現出來。
2、教育建築設計中地域性的表達方式
2.1做好教育建築的整體布局
教育建築要突出不高大、不突兀的基本原則,應該將教育建築主體高度控製在40m以內,可以通過對地下空間的開發拓展教育建築的實際空間。在教育建築平麵組織中,應該利用各種元素對空間進行組織與圍合,將教育建築的空間合理布置,保證了教育建築整體的外觀形象。在教育建築總平麵的布局上應該利用加減法對建築空間進行處理,真正做到“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