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負荷預測時還需考慮以下兩個方麵:
1、不同性質地塊容積率不同,不同區域同一性質地塊容積率有差異。
2、不同性質地塊負荷存在同時率問題,不能簡單相加。利用不同類型負荷的典型日負荷曲線,把每一個地塊的負荷按其相應的負荷特性曲線分成24個時段,然後在每一個時段上對各個地塊的負荷進行相加,得出一條新的合並後的日負荷曲線,新曲線的最大值就是整個工業園區遠期負荷值。
2.3電網目標接線確定及線路走廊規劃
工業園區高壓變電站布點較少,高壓部分的目標接線相對容易確定。中壓配電網的目標接線和線路走廊規劃是電力專項規劃的重點。根據配網規劃設計技術原則和園區負荷預測結果,園區中壓架空線目標接線采用多分段單聯絡或多分段兩聯絡方式;中壓電纜目標接線采用單環網、二供一備、或“三減一”方式。
工業園區規劃道路紅線包括15、20、25、30米四種規格。架空線或電纜應沿綠化帶布置。25、30米道路架空線設計回數不宜超過8回,路徑設計不宜超過2路,單個路徑寬度不宜小於7米;電纜設計回數不宜超過16、24回,路徑設計宜采用單路,路徑寬度不宜小於1.6米。15、20米道路架空線設計回數不宜超過4回,路徑設計宜采用單路,單個路徑寬度不宜小於7米;電纜設計回數不宜超過8、12回,路徑設計宜采用單路,路徑寬度不宜小於1米。
2.4中壓配電網線路選擇
通常情況下,架空線路發生故障的概率遠大於電纜線路。從這個角度看,10千伏線路采用電纜可提高供電可靠性,但電纜線路的可靠性是建立在投資較大的基礎上的。作為企業,應考慮投資的經濟效益,規劃中壓配電網線路應主要采用架空線,在商業、居民區采用電纜,電纜敷設的方式宜采用排管或直埋為主,電纜溝為輔。
2.5規劃評估
規劃評估是對整個規劃方案的全方麵評估,包括現狀問題解決情況、規劃技術原則的落實情況、供電能力分析、線損率分析和經濟效益評價。由於電網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所采用的數據大部分來自預測和估算,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為了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需進行包括新增電網工程總投資、增售電量、電網線損率、收益率及經營成本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估計項目可能承擔的風險,確定項目在經濟上的可行性。
3、結語
工業園區電力專項規劃彌補了傳統規劃的不足,它結合園區總體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編製,工程項目可行性大幅提高。本文分析了工業園區電力專項規劃要點,可為電力專項規劃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