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方法
(1)填土
首先根據自卸車的裝載量,現場沿路基走向劃成若幹個方格,以此來控製每層的虛鋪厚度,並派專人指揮倒車,以此控製運土車卸土間距。
(2)初平
采用推土機整平,在整平過程中由測量人員檢測鬆鋪厚度是否滿足要求,將多餘的土刮至路堤兩側。同時檢測土的天然含水量是否滿足最佳含水量要求,含水量偏高時需翻鬆晾曬,含水量偏低時需適量灑水。整平後,用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使其表麵平整。
(3)攤鋪與整平
12%石灰土攤鋪:根據設計要求石灰拌合采用外摻法即(白灰:土質量比為12:100),按配合比計算石灰用量,現場按10m×11.25m打格,每格摻3.09t石灰(虛鋪約3cm)。用裝載機運輸到每格內,使用人工均勻攤鋪。
石灰粉煤灰土攤鋪:根據設計要求石灰粉煤灰質量比為(白灰:粉煤灰:幹土=12:35:53),按配合比計算石灰及粉煤灰用量,現場按10m×14.21m打格,每格摻3.59t石灰(虛鋪約3~4cm),10.46t粉煤灰(虛鋪約8~9cm)。用裝載機運輸到每格內,使用人工均勻攤鋪。
(4)拌和整平
首先由試驗員檢測土的含水量,根據檢測結果計算灑水量並及時灑水燜料,並在拌和過程中及時檢查含水量,使其等於或略大於最佳值。拌和采用穩定土拌和機路拌施工,拌和遍數按2遍控製,設專人檢測水泥石灰土的拌合厚度和拌和質量,嚴格控製拌和厚度,避免漏拌現象,第一次拌和應留有2~3cm素土,防止石灰沉底影響灰土劑量。拌和時打入下層5~10毫米,並檢查12%石灰土及二灰土底部是否有素土夾層和漏拌的條帶。要求拌和後混合料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花麵現象。
(5)灰劑量檢測
在施工現場取已拌和好的12%石灰土及二灰土,進行灰劑量檢測;若灰劑量過低,則必須重新加灰拌和;各點灰劑量的偏差也能反映出摻灰的均勻情況。石灰及粉煤灰劑量是12%石灰土及二灰土強度的重要保證,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製灰劑量。
(6)排壓與精平
為了減少成型路段出現起皮現象,已拌和路段采用推土機排壓後,再用平地機精平,將多餘的土刮至路堤兩側,個別有坑窪處人工拉毛填平。
(7)碾壓
碾壓前的檢測:碾壓前再次檢驗12%石灰土及二灰土的含水量是否接近最佳含水量,在指標符合要求後再進行碾壓。
碾壓方法:找平後,用18~20壓路機由橫坡下坡腳處開始進行碾壓,首先由振動壓路機靜壓1遍,然後掛振碾壓3~4遍,最後由三軸壓路機終壓2遍。碾壓時後輪重疊1/2輪寬,後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壓路機重輪每次錯半軸,壓完全寬斷麵為一遍,直至壓實度檢驗合格為止。施工時嚴格控製含水量的大小及碾壓時間,碾壓完畢及時檢測壓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及時補壓,必要時調整碾壓噸位。
(8)養生
12%石灰土及二灰土碾壓完成後及時養生,但避免受水浸泡,養生時間不小於7天。養生方法采用透水土工布覆蓋灑水。每天灑水次數視氣侯條件而定,始終保持表層麵潮濕,在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封閉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