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繼電保護風險評估及可靠性探究(2 / 2)

在對繼電保護的定值進行設定的過程中,一定要測定固定的隱患範圍,也就是說要根據不同的風險情況,對定值的設置進行調節,隻有這樣,才能使得繼電保護可以適應電網運行的複雜情況。

2.2繼電保護硬件係統的風險評定

對於繼電保護的硬件係統來說,風險主要存在於設備的內部缺陷,也就是說設備的功能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第一,係統發生故障時,可能由於繼電保護某些硬件存在問題而產生拒動;第二,當係統發生故障時,由於繼電保護某些硬件存在問題導致其它硬件產生保護誤動;第三,即使在係統沒有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可能由於電網運行狀態不同,由繼電保護係統的硬件問題而導致保護誤動。因此,當故障點由於繼電保護硬件缺陷而發生不正確的保護動作,對相鄰設備的誤動概率會增加,可能會產生連續的不正確的繼電保護動作,從而引發事故。

3、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就是能夠在電網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不發生誤動,不作出錯誤的操作。對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進行研究,不但要使繼電保護在故障發生時實施可靠的保護動作,做到不拒動不誤動,而且要對繼電保護係統的缺陷情況進行監測,統計其缺陷信息,因為即使是很小的缺陷也可能影響繼電保護的保護功能,甚至可能造成拒動和誤動。充分利用監測到的缺陷信息,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作為對繼電保護可靠性進行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

對於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進行評估,應該從可能性和後果兩個方麵進行充分評估。繼電保護可靠性的評估體係利用相應的可靠性模型,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後進行評估分析。

目前在對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進行分析時,常用的模型有故障樹解析法。故障樹解析法從繼電保護係統的故障模式出發,利用瞬間抓拍技術,進行推理。這種模式存在著很多不足,因此目前較為廣泛采用的是成功流法,即GO法。這種模式是從係統的結構出發,仿真模擬係統部件之間的邏輯關係和分析數據,使分析更為直觀。

4、總結

電力係統中對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研究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即確定性評估、概率評估、風險評估。其中,確定性評估基本上是對較為嚴重的事故進行評估,其評估效果非常保守。而概率法是主要考慮了事故發生的概率,但對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沒有充分考慮在內,因為即使概率很小的事故,如果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也應該對其進行評估。風險評估是確定性評估和概率評估的延伸,它除了考慮概率外,也能將概率以外的安全指標考慮在內。為提高繼電保護的風險評估的準確度,增強繼電保護運行的可靠性,應對繼電保護風險評估及可靠性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