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化學水處理係統綜合化趨勢發展研究
能源環境
作者:郝文慧 孫士明
【摘要】電廠化學水係統的控製對電廠的穩定運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控製的準確性和自動化程度,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國內電廠化學水係統的組成結構、管理體製及控製係統存在的一些問題,闡述了化學水控製係統的改進方向,對化學水綜合化控製的必然趨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關鍵詞】化學水處理係統;電廠;綜合控製;研究
前言
隨著很多電廠的生產規模不斷增加,化學水處理係統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控製係統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對於電廠的化學水係統而言,相對集中的綜合化控製模式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使用這樣的控製係統可以使得電廠減員增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確保電廠的安全生產,全麵提升電廠的自動化水平。
1、電廠目前化學水係統現狀
1.1分類情況
大部分電廠按係統功能一般包括:淨水預處理、反滲透預脫鹽、鍋爐補給水處理、凝結水精處理、汽水取樣監測分析、化學加藥係統、綜合水泵房、循環水加氯、廢水及汙水處理等係統。許多電廠因為原水質差別或設計的要求不一,沒有淨水或反滲透或廢水處理等係統。
1.2生產管理體製狀況
傳統的化學水處理係統設計包括了中控室,並配有專門的運行人員。由於控製的設備比較多而且分布的區域分散,使維修和巡檢的工作量非常大。由於化學儀表的更新和發展速度快,而儀表操作和技術人員水平低,具有的責任心相對不足,除此之外,進口的儀表缺乏一定的備件等問題,造成了分析儀表準確率低等問題。
1.3結構特點
(1)落後的繼電器控製方式
有很多電廠是在20世紀70、80年代投資興建的,每個化學水子係統的設計都比較簡單,而且監控設備的監測範圍比較小。順控的方式比較落後,因此。可以獲得的監測數據信息量非常少,設備也非常容易損壞,也給運行和維護帶來很大難度。
(2)小型PLC和盤操共存模式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初期,經過多年的發展和進步,PLC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並且被電廠的順控領域所廣泛的應用,電廠的監測設備控製也由手動方式轉換為自動方式。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和水平的限製,采用的上位機速度也不快,監控軟件的畫麵非常的單一,獲取的信息量也比較少,缺乏信號報警等高級功能。
有的電廠開始采用在線儀表自動加藥裝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網絡聯機的擴展性能較差,儀表維護起來很困難。因此,這種控製設備使得監測信息不足,造成了儀表的應用混亂等不良影響,使得運行和維護的工作量仍然很大。
(3)化學水子係統的2級控製模式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前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研究人員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控製係統逐步改進和完善,成為2級控製結構,包括CRT與PLC控製。很多原有電廠開始進行改造,將原有的控製係統改造為全CRT監控、PLC熱備的雙層結構。這種組合的監控方式對電廠的化學水處理有很多益處,極大地提高了電廠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自動功能組沒有達到合理和完善,化學水處理的每個子係統比較分散等缺點,對於達到減員增效的實際效果是很不利的。
2、化學水控製係統的改進發展
2.1主機DCS擴容和輔機DCS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