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在路上,每個人都有來不及(2 / 3)

他們喊的口號是:我們要去找一找當年暗戀的姑娘,去問她要一個自己當年不敢要的擁抱。

一路上,徐同舟看上去有些拘謹,似乎是沒料到這個場麵。

不過後來他也就釋懷了,去就去,自己也沒什麼好怕的。

車隊在小鎮裏彎彎繞繞十幾分鍾,一番打聽就找到了她家,隻是,徐同舟下車以後就在外麵發呆。

怎麼辦?是進去還是不進去呢?

他才猶豫這麼一會兒,手心就抓了一把汗,大家又開始在旁邊起哄:“來都來了,你就進去打個招呼吧。”

這句話讓徐同舟心下稍安,他往前走幾步。

快到大門的時候,這戶人家的女主人看著這群人:“你們是?”

大家統一口徑:“我們是以前中學的校友啊,就是來看看你。”

他們一邊說,一邊用眼神示意徐同舟。

徐同舟正準備開口,女主人的老公從裏屋探出腦袋:“是不是有朋友來了,請進來坐啊。”

他張著嘴巴,好似要說的話又被咽了下去,半天也沒吐出一個字來。

大概是三十五年前吧,鎮上的中學招了一批新生。

徐同舟是其中的一個,全班一共三十個學生,他剛在老師安排好的位置坐下。

後麵一個叫秋實的女生就猛踢他的凳子:“你不要靠在我的桌子上。”

徐同舟回頭看了一下她,她此時像極了被惹怒的小貓,已經做好了攻擊的姿勢。

瘦巴巴的徐同舟,咧起嘴傻笑:“對不起對不起,別生氣別生氣,我不是故意的。”

這是因為剛開學,大家都比較陌生的緣故。

見徐同舟這般道歉,秋實知道自己語氣有些不妥:“沒事沒事,我這麼說你也不對。”

那個時候每考試一次就會調動一次座位。

秋實因為成績一直不錯,後來成了班上的語文課代表,所以安排的位置也越來越好。

徐同舟就隻能在後排遠遠看著她的後背。

不過這樣也不錯,他喜歡看她綁著的馬尾辮。

或許這就是青春期的喜歡,隻要符合心意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到這個階段,已經有很多同齡學生開始給自己心儀的對象寫情書了。

就是那種寫信用的老信紙,他們將蹩腳的情詩都謄寫在上麵,期望博得心儀女生的歡心。

老師們一直對這種事情頭疼,為此開了很多次全校師生會:“你們現在的任務是學習,你們的身份是學生,不能早戀。”最後強調違反的人會在全校通報批評。

那個年代通報批評的手段對學生很有威懾力,但即使是這種禁令也很難阻止學生們青春期的躁動。

這隻能讓學生們的情愫變得更加隱蔽。

畢竟這種事如果被發現,被老師教育不說,自己少不得還會挨家裏的揍,會被大家認為是一個壞孩子。

徐同舟也不敢表露分毫,不過好在那時候的愛戀也單純,他覺得偷偷地喜歡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且他覺得讓秋實也喜歡上自己這事,得慢慢來,不能太急,反正在一個鎮上,不用急。

轉折點在初三即將畢業的末期,所有人都在為考進一個好高中努力。

學校也變得比往常嚴格許多。

徐同舟的父親告訴他,考試完就會帶他搬到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