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女為什麼會出現高血壓,即所謂“青春期高血壓”?其原因主要是由於這個時期的女性,無論是在身體形態還是功能方麵,都發生了顯著變化,生殖器官和性征的變化尤為明顯。此時,全身各組織器官迅速發育,肺活量和胸圍也相應增大,心髒的容量和收縮力也在增加。但心血管係統的成長相對遲於全身發育,致使心髒負擔相應加重,心排量增加,血管舒張不足,血壓升高。
此外,女性青春期正處於緊張繁忙的學習階段。精神的過度緊張,常常會影響大腦皮質功能,使之失去對皮層下血管收縮中樞的正常調節作用,致使全身小動脈血管痙攣,血流阻力加大,血壓升高。另外,青春期女性情緒多不穩定,容易激動,可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青春期高血壓,並不是病理狀態,而是一種暫時性的生理現象。少女一旦發現自己血壓偏高時,精神不必過分緊張,隻要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心情舒暢、情緒平穩,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吃些清淡食物,少吃鹹食,就可以把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內,或過一段時間就會恢複到正常狀態。較肥胖的人,應少吃些動物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酒。青春期後,血壓大都能逐漸恢複正常。不必用降壓藥,必要時可吃些穀維素、安定和利眠寧等。若收縮壓超過21.3千帕(16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時,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治花斑癬
花斑癬,是一種最淺表的真菌性皮膚病。本病多在夏秋季炎熱時節發生或加重,由於其好發於軀幹及上肢等出汗多的部位,故俗稱“汗斑”。本病的皮損為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黃褐色帶有細屑的斑,常對稱分布。初起時皮損顏色較深,以後隨著皮屑脫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色素減退。有時由於新舊皮損混合存在還會呈現出花斑狀。部分患者,尤其是嬰幼兒,皮損還可發生在頭麵部。
花斑癬是感染性皮膚病,南方地區多發。值得指出的是,引起花斑癬的病原菌為人體皮膚的一種常駐菌,隻有在外界環境及人體(宿主)皮膚狀況適宜時才會大量繁殖,並從平時生存時的酵母相轉變成致病的菌絲相,進而由“量變產生質變”,引起發病。也就是說,花斑癬的發病並非接觸傳染,完全是在炎熱環境的影響下由患者的自身因素引起的。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花斑癬患者的病情常常是冬季緩解,夏秋季複發或加重的緣故。
近年來,隨著新的化學藥物,如酮康唑、—曲康唑等咪唑類藥物的不斷出現,使臨床對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在治療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專家發現,如果在花斑癬複發或加重之前,及早服用適量的酮康唑(商品名稱為“裏素勞”)或—曲康唑(商品名為“斯皮仁諾”),則可對花斑癬起到很好地預防作用,效果確切。方法為:每周連服2次,每次酮康唑200毫克或—曲康唑100毫克,午餐後即服,共服4周。通過這種小劑量間斷定時服藥,多可抑製病原菌過量繁殖及轉變成菌絲相,達到防止花斑癬複發或加重的效果。
“變聲期”要保護嗓音
“變聲期”是指人在成長發育階段(女孩一般在11~13歲),嗓音由童音向成年音轉變的過渡期。在這個時期喉部的發育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不注意保護,往往會出現嗓音沙啞、咽喉紅腫等嗓音病變現象。
引起嗓音病變的原因很多。睡眠不足,疲勞過度,身體著涼,在唱歌前或唱歌後吃過冷的冷飲,以及抽煙和過量的飲酒都能引起嗓音病變。而引起嗓音病變的最主要原因,則是唱歌時和說話時,發音不正確,方法不得當,濫用嗓子。由於青少年的喉部和聲帶都比成年人小,聲帶非常脆弱和嬌嫩,尤其在“變聲期”,如果長時間、超強度地發音,就會形成慢性喉病,聲帶水腫,聲音嘶啞,還有假聲帶活躍、喉頭紅腫等。為避免出現上述嗓音病變,處在“變聲期”的女孩子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嚴格遵照老師教給的科學發聲方法練習。一般少量多次地練習,每次練習時間為20~30分鍾,間隔30~40分鍾。
(2)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和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身體應保持自然正直。立式:兩腳應左右或前後分立。坐式:應坐在椅麵的前2/3處,兩腿不可前伸。不論立式或坐式,重心必須穩定,頭部端正,不可傾前仰後,雙肩應略後靠,頸部及下頜自然放鬆。
(3)要學會腹式呼吸,運動橫膈,胸部、腰圍和上腹自然擴張。不可加強胸式呼吸,使胸和肩上提,這樣會造成聲帶擠壓現象而易引起聲帶疲勞。
(4)禁止亂喊亂叫。無論是唱歌還是說話都要有節製,更不可迎風歌唱或大聲嬉笑。
(5)為增強體質,“變聲期”可做一些運動量不大的體育活動。比如遊泳、做健身操等。但不可做舉重、單杠、雙杠等過於劇烈的運動。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