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神奇老人(1)(1 / 3)

一朝成名

二零零一年三月八日,對於郭彩如老人而言,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在他生活裏的一百零一個年頭,平凡、平淡已經成為習慣,而這一天,他的命運開始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回環。

三月八日早晨,郭彩如老人像往常一樣,六點起床。太陽還沒有從地平線上升起,料峭的春風依然停留在這座被稱為石城的六朝古都。郭老依次伺候好擺在陽台上的那排花草,叫醒了住在他家裏的幹孫子胡旨。兩人一起走出家門。這是老人二十多年例行不變的晨練。

從八十歲那年,郭彩如老人開始晨練,之後的七千多個早晨,老人從未間斷過這樣的例行功課。今天也許不同。郭老平時的晨練總是在居民小區外麵安靜的廣場,而這一次,他選擇了一個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出門的時候,他催促了胡旨一聲,快點,不然我們會遲到的。這個早晨,胡旨還無法預料到將有什麼樣的事情會降臨到這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身上。他所知道的僅僅是昨天晚上,一群老人擁到家裏來請郭老出山。郭老的出山,在他看來,無非是走出這個僻靜的居民小區,到漢中門廣場上去領一群老人打打太極拳。

街上還比較冷清,大多數的市民還習慣於在春天的早晨睡個懶覺,等到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才急急忙忙走出家門,彙入上班的人流,開始忙碌的一天。六點多鍾的早晨,屬於早起晨練的人們,特別是那些不再貪睡的老人。郭彩如老人和胡旨走在馬路上,偶爾說說笑話,聊聊家人的生活。

走了不久,漢中門廣場到了。漢中門廣場是南京城無數個廣場中較為出名的,它的成名有賴於廣場中央那座古老的城門——漢中門。明朝初年,朱元璋傾全國之力,為南京城修建了一圈堅固的城牆。雖然曆經六百年的滄桑,飽受了戰火的摧殘,漢中門卻屹立不倒,依然保留到了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南京市政府修葺好這個城門,在周邊建造了廣場。

這裏也便成為晨練人們的一個集合地。“來啦!”一位魯姓老人同郭老打了招呼。

周圍忙著做熱身的老人們隨即擁了過來。郭老對老人們笑了笑。在這群老人裏,長壽以及和善的性格為郭老贏得了威望。郭老招呼著其他老人:“我們準備一下開始吧,磁帶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幾個老人答應著。

昨天,這群老人來到郭老家,請郭老到漢中門廣場領著大家打太極拳。他們的理由是,一直以來他們都是零散地在各自小區打拳,久了也沒什麼意思,不如湊到一起圖個熱鬧。想法倒是挺好的,可就是缺個領頭人,他們中有人提到了郭老,於是得到了一致的讚同。

在他們看來,郭老以一百零一歲的高壽還能打一手好太極拳,做他們這群“老小孩”的領頭人再合適不過了。可他們也清楚,郭老是個喜歡清靜的老人,多年都在僻靜的小區廣場上鍛煉,他也許不會答應他們。為了說服郭老,他們索性一起去拜訪郭老,請郭老“出山”。令他們意想不到又喜出望外的是,郭老一口應承了下來。音樂響起來了,老人們自覺地排好了陣勢。

許多老人事後回憶起那天的事情,都表現出一種鄭重其事。畢竟,在他們的老年生活裏,像這般熱鬧的場麵還是比較少的。老人們把這天的活動當成他們生活裏的一次盛會,在當時,他們認真地投入活動中,絲毫沒有因為是自娛自樂而去倉促應付。那天早上,他們統一穿上白色的功夫裝,排著整齊的方陣。可以想像那一天早上漢中門廣場上的勝景。幾十位老人在一位和藹矍鑠的百歲老人的帶領下,隨著音樂整齊劃一地起勢、打拳。那是怎樣壯觀的情景啊!

這也難怪,許多在一旁晨練的人們以及上班族都被吸引了,方陣的周圍陸陸續續圍起了一圈人。太陽已經升起,熹微的晨光像母親的手一樣,輕輕拂過大地。

老人們沒有想到他們自發的活動引起了那麼多人的關注,他們顯然很高興。一套拳結束,老人們興高采烈地聚在郭彩如老人周圍,樂嗬嗬地談笑風生。“爺爺,給他們露一手吧!”胡旨見郭老興致很高,便慫恿起來。胡旨知道,老人有幾手絕活,隻是平日裏深藏不露,很少示人罷了。“露一手?”郭老的興致起來了,“好!就做一個老小孩吧。”老人們重新興奮起來,一位百歲老人打完一套太極拳氣不喘心不跳已經讓他們很佩服,想不到老人還要再露一手。旁觀的人們聽到老人們的議論也跟著暗暗吃驚,乖乖,這個老人一百多歲了,不簡單。

人們讓出一個圈子,準備給郭老施展。郭老卻不急,他朝四周看了看,徑直走向廣場前麵的一個旗杆。咦?人們奇怪了,難道老人不再打一套拳?人們跟隨著郭老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