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姑不怠

成語新說·封麵故事

作者:張明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其中的一本就叫“婆媳經”。長期以來,婆媳關係是一個令許多家庭、許多婆媳困惑的難題。在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最明顯和最常見的,就是婆媳之間的矛盾,家庭問題很多都是出在婆媳關係上。怎樣念好這本“難念的經”,使婆媳之間和睦相處呢?這裏講述一個堪稱中國古時婆媳關係典範的故事。看看古人是如何協調婆媳之間關係的,又是何等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唐夫人,是崔琯的祖母。崔琯,字從律,唐代博陵安平人,因為曾經擔任過山南西道節度使一職,所以人們又稱他“崔山南”。崔琯性情方正,以公直敢言見稱於當時。

博陵崔氏,是中國古時一個以博陵郡為郡望的崔姓家族。崔氏在東漢躋身名門,北齊北周時期成為一流土族。唐初修訂《氏族誌》,崔氏有宰相十五人,被視為天下士族之冠。崔氏家族是當地的望族,世代以孝友著稱,在當時就為人稱道。唐夫人崔唐氏更以孝敬婆婆聞名,她不到四十歲時就有了孫子崔琯,此時的崔家已是四世同堂。

當奶奶了,有兒孫繞膝,可以盡享天倫之樂,崔唐氏也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日子過得很開心。作為兒媳的崔唐氏,雖然已經是祖母級別的人了,可她依然盡心竭誠、周到細致地服侍婆婆。可眼下,有件事讓崔唐氏心裏很不踏實。

人活七十古來稀。崔琯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已到古稀之年,雖然精神頭還好,可一口的牙全都掉光了,就連容易消化的軟食都吃不了,更別說吃其他食物了。時間長了,婆婆慢慢得了營養缺乏症。崔唐氏雖想方設法伺候婆婆,可眼下婆婆的境況讓她也沒了轍。

這天一大早,崔唐氏梳洗完畢,來到堂前給婆婆請安。看到婆婆顴骨高聳、容顏枯槁的樣子,打心眼裏心疼,情急之下她便想出讓婆婆吃自己乳汁的妙計。雖然那時不知道乳汁有什麼營養成分,有多高的營養價值,但小孩能吃飽長大,大人也同樣能吃吧。

自從喝了唐夫人的奶水,長孫夫人麵容漸漸紅潤起來,身體也越來越好。

就這樣,一連好幾年,每天早上崔唐氏盥洗後,都上堂向婆婆問安,然後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

有一天,長孫夫人忽然病倒了,家裏老老小小都來到她的房裏。長孫夫人便對大家說:“你們來啦?都過來,離近些,我有話要對你們說。唉,人不能不服老啊,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所以叫你們來聽我說說話。唐夫人對我實在是太有孝心了,我隻恨自己沒有東西來回報她啊。願你們子子孫孫的媳婦們,個個都像我媳婦一樣的孝敬,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的婆婆,那就好了,我就放心了。”

後來,崔家做官做到尚書州官的有好幾十人,人人都說這是上天給他們的福報。崔琯也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一般孝敬祖母唐夫人。

明代文學家、思想家呂坤曾這樣說過:婦女侍奉自己的婆婆,時時照顧好她的四時飲食,這已可稱得上有婦道有孝心了。但當婆婆吃不了東西時,卻能想盡辦法用自己的乳汁來喂養,若非出於真心至愛和自然本性,又如何能做到呢?因此,隻要一個人真有孝親之心,何患無事親之法?

做媳婦的尊重婆婆要發自內心,尊敬婆婆,尊重婆婆,愛護婆婆,就像愛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隻有發自內心的無芥蒂的愛與尊重,才能換來良好的婆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