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應該得到寶物的那個人沒有得到寶物
2015熊出沒之熊大快跑
雖然《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中有諸多好萊塢經典動畫的影子,比如小女孩的加入非常像《冰川時代1》中那個來到動物世界中的人類棄嬰,再比如坐在輪椅上的爺爺這個角色,方形的臉龐顯然是在模仿《飛屋環遊記》中的氣球銷售員卡爾·弗雷德裏克森等等;但是我們依然要給予這部影片一個很高的評價——它真的在好好編寫一個故事。
而且這個評價是在兩個背景下獲得的,這就更不簡單了。一個是《熊出沒》的電視動畫片從8月底被媒體曝出擁有過多語言行為暴力的負麵新聞後,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筆者就曾批評過它用整人文化和低俗惡搞來博孩子眼球的做法,實際上從上到下有眾多的眼睛都在盯著它的電影內容。
另一個是,今年的“熊出沒”大電影還隻是這個係列的首部動畫電影,相比那些有著兩三部係列電影甚至五六部係列電影的作品來說,毫無電影經驗的它能做出這樣一個故事已經遠超我的所想了。
這實際上給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帶來了希望,從模仿做起,把國際通用元素結合自己的形象和品牌,我們還是可以做出有國際範兒的作品來的。
當然,這部作品中還是有一點點內容上的行為暴力存在的,比如槍支的出現(雖然大部分時間內它們僅隻是水槍),衝著人發射的煙花(這在春節臨近時出現在大熒幕上,極容易被小朋友模仿),以及熊大和熊二在偷偷進入光頭強家中時隨意翻東西的情節,也是值得商榷的。
雖然我們看到電視動畫中的“臭狗熊”變成了電影中的“小熊熊”,但在安全性方麵它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我認為這個故事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是它有畫龍點睛的一筆,就是揭示出老爺爺在保險箱中為孤兒院的小女孩留下的“寶物”實際上是一份情感。如果沒有這個點,那麼整部影片依然會止步於戲謔和打鬧的層麵,是這份親情讓整部影片得到了升華,變得更有意義。
遺憾的是,最應該得到這份寶物的、老爺爺的那個自私和唯利是圖的兒子,最終並沒有得到這份寶物,雖然我相信每位觀眾看到老爺爺一直珍藏著他與兒子小時候的照片時,都毫無疑問充滿了感動之情,但是導演並沒有給這個“惡人”一個改過的機會。
影片為了突出兩隻熊和光頭強對小女孩無私的愛,把老爺爺留給小女孩但其實也算是留給兒子的寶物,生生奪走了。
所以我反複在思考“奪寶熊兵”這個“寶”究竟指的是什麼?如果是被毫不相幹的壞人掠去的代表天真純潔的小女孩,那麼奪回來是無可指摘的;而如果是人家的一份親情或者一個做錯了事的人改過自新的機會,那麼奪回來是否太殘忍了些呢?
《熊出沒》說到底是一部男性主義的影片,裏麵不僅缺失女性角色,更缺失女性的光輝,比如一種協調、退讓與容忍。表麵上看是正義的“奪寶”,其實何嚐不也是一種赤裸裸地出於男性本能的掠奪呢?因此從我的角度看,如果結尾兒子能有所悔悟,或許會是個更好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