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組織氣候的培養(1 / 2)

組織氣候的培養

員工成長

作者:杜書伍

【 原著節選 】

《將才Ⅱ》

一個組織的“氣候”引導著每一位成員的走向,帶來的影響是全麵性的,例如,當組織氣候低迷的時候,所有成員都會籠罩在其中而跟著士氣低落;又如果組織中彌漫著輕浮、散漫的氣氛,則整體員工的積極性、專注程度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帶領部門建立“正確”的組織氣候,是主管相當重要的工作。以下針對市場環境對組織士氣的影響、組織內部溝通的氣氛,以及成員看待穿著、儀態的態度三方麵為例,討論主管應如何調節、培養正確的組織氣候。

組織中常見這種情形:當業績好的時候,所有成員盡管忙碌,但士氣高昂;相對地,業績不好的時候,士氣跟著低落,雖然此時的工作負荷相對較低。為什麼呢?這便與組織氣候有關。由於每個人都在擔心未來,因此,維持組織氣候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讓成員單憑感覺來判斷事物。主管應該知道如何引導成員用正確的方法與態度來因應各種信息。當業績好而使得工作特別忙碌時,主管應該要明確地告訴員工,這種情形是暫時性的,還是會持續一段時期。長短期的不同,因應的方法也不同,主管必須幫助員工正確地思考工作變得忙碌的原因,否則,業績好也可能帶來負麵的效果。

比如,企業的業務運作量經常是時緊時鬆,業務量突然暴增導致所有員工要持續一段時間加班因應的狀態,時常會發生。在頭一兩天,可能所有員工的士氣都特別高昂,足以因應一時增加的工作量,但這種狀態若持續下去,員工的士氣卻可能因為過於疲累而迅速下滑。因此,主管應該在一開始就明確告訴員工,“忙碌的日子將會持續多久”、“未來這段時間將會特別累”等,並且讓員工了解這是公司業績好的現象,使所有人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能夠自行調適本身的工作狀態。

無論麵對何種狀態,領導者都要能夠冷靜、理性地對員工指出問題的重心,避免員工從表象來看事情,否則,士氣高昂的另一麵,很可能就是徹底地潰散,就像水位暴漲可能導致潰堤一般。要維持正確的組織氣候,主管須能夠正確地判斷並適時提出警訊,別讓所有員工都處在過度高亢的氣氛中。

反過來說,當業績不好的時候,主管也應仔細判斷這是市場短期的波動,還是長期現象。如果隻是短期波動,則應該先穩住員工士氣,將打算采取的解決方法告訴員工,並且小心地測試市場狀態,掌握正確的信息。否則,一時的市場波動卻在員工之間以訛傳訛,將對組織造成相當大的傷害。如果市場持續性地低迷,員工的工作負荷相對較輕,此時,應該多花時間在員工的訓練上麵,待下回市場回升的時候,人員的能力均將有所提升,這是另一種因應之道。

所有事物都有“超漲”、“超跌”的特性。例如,當市場狀態好的時候,人們往往過於樂觀,結果造成生產或庫存過剩的情形;市場不好的時候,人的心理卻又過於悲觀,因為對市場前景失望而備貨不足,導致市場缺貨。經營管理者應該要冷靜地憑借經驗來正確判斷實際狀態,同時矯正員工過於激烈的反應,使其回歸理性的軌道上。特別是人群往往有風潮特性,對於較敏感的事物,有時可能隻是一時的風吹草動,卻因為很容易在組織中迅速擴散開來,而被過度膨脹,領導者應該避免員工產生此種情形。整體而言,調節組織中各種負荷的“過”與“不及”,可視為經營良好組織氣候最重要的事項。

除了因為客觀環境變化而對組織氣候產生的影響之外,組織成員之間溝通互動的習慣與氣氛,同樣也是組織氣候相當重要的一環。舉例來說,曾有同仁為了完成某項工作而主動加班,結果另一名同事卻開玩笑地說,“做給老板看的嗎?”結果造成當事人往後盡管有需要,卻也不太“敢”加班。由於一般人的普遍心理是不希望在群體之中太過突出,當組織中的其他成員對主動加班的人開類似的玩笑時,如果當事者較為敏感的話,很可能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上述案例也反映出組織成員之間的互動、溝通方式,是否建立在一定的理性基礎之上。由於人與人之間的言語溝通相當頻繁,因為言語上的“失誤”而帶來的誤會、困擾也因此很難完全避免,因此,主管應該注意到,如何在組織中營造出適度的輕鬆而不輕浮、莊重但不流於呆板的組織氣候,並且仔細地拿捏其中的分寸,避免成員之間動不動就產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