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2、3節(1 / 3)

這是塊不大的壩子,壩上有許多土石丘,叫壩子隻是為了和四周的丘陵和不遠處的石龍山比較吧、其實就是-塊小盆地、因為壩子在人的印象裏是比較富足的地方、所以當地人喜歡叫作壩子。

離這壩子不遠的石龍山溝溝岔岔流出來的水到了山腳彙積成了一條小河。這條小河到了這裏九曲十八拐的從這壩上流過、這條河出壩後叫什麼名字沒人考查過、反正在壩中這段當地人叫它竹葉河。也不知道從那個年代起、壩子中這段河的兩岸就長滿了竹子、每年到了新老竹葉交替的季節、枯黃的竹葉掉進河裏、那時節河裏隻見竹葉飄不見河水流、竹葉河因此得名。因為有了竹葉河、這塊壩子自然就叫竹葉壩了。

竹葉壩上除了有許多土石丘外還有些住人的灣子。這些灣子都不大、大的不過二三+戶人家、小的三二戶。這些灣子雖不大但都各有灣名。灣名大多以生長在灣子四周的最具代表性的樹命名、如:杏子灣、枇杷林等等。

有灣子就有人、有人就有故事。-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下麵講的是那些經曆過熱火朝天年代的老人們的故事。在那熱火朝天的年代、竹葉壩村更名為幸福大隊、屬躍進社管轄。更名的原因很簡單、因竹葉二字體現不了時代精神。也是在那個年代,原本隔著-條竹葉河的梨樹灣和桂花灣因建製需要組成了一個生產小隊。按理說同生產隊的人勁會往-處使、心會往-處想。可就在生產隊成立集體食堂時,兩灣人為爭取將食堂建在自已灣裏爭吵了好幾天、吵的不可開交。沒辦法、最後隻好用抓鬮來決定。為了防止作弊、兩灣各派了-個還沒掉牙的小孩負責抓鬮。兩灣大人都來了、大家團團圍住那兩小孩和那隻裝了二個紙團的瓦罐。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緊緊盯著伸進瓦罐裏的二隻小手。桂花灣的那隻小手抓了個贏字、全灣人高興的不得了、而梨樹灣人則自認倒黴。此後他們的-日三餐、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天上下刀子、要吃飯都得過河去桂花彎、運氣不好怨不得誰。

在食堂的建址上兩彎人爭的起火、而在生產隊的命名上意見完全一致。為了照顧兩彎人的感情、竹葉河上那座連接兩灣的小石過橋就作為生產隊隊名。

竹葉壩幸福大隊有九個生產小隊、過橋隊是其中之-。這天、過橋隊的生產隊長田九成接到通知、讓他代著隊委們去大隊部參加煉鋼鐵的會。他們來到會場剛坐下、那些去社裏開煉鐵奪標大會的年青人也回來了。當過橋隊的煉鐵班長孫全舉著-麵先鋒大旗進到會場時、大隊長鄭興代頭熱烈的鼓起掌來。他拍著扛旗的孫全的肩頭說:你們為大隊爭奪到先鋒旗,好!有幹勁!有魄力!跟在孫全後麵的柚子林隊的鐵班長王五聽了對鄭興說:大隊長、這麵先鋒旗可不輕呀!整整一萬斤!王五的話讓會場裏熱烈的鼓掌聲小了、各生產隊的幹部們都盯著鄭興。鄭興明白這些人的意思他說:一萬斤就把你們嚇倒了?告訴你們、比起我們去參觀學習那地方這一萬斤還保守了、人家開口就是+萬八萬、我們這點算個啥!

凡事說起來容易、在鄭大隊長-番鼓動後、當討論到如何完成這一萬斤煉鐵任務時分歧就來了。孫全主張集中全大隊力量統-行動、他說:集中起來人多力量大好辦事。核桃灣班長麻久問孫全:我們竹葉壩除了莊稼地就是種果母樹的地、那有大塊空地來集中建爐?我看還不如把任務劃到各生產隊、一來找小塊空地建爐容易、二來在自已隊裏就近煉鐵不用另起爐灶解決生活問題也方便。麻久的提議得到大多數人的讚成。枇杷林隊的陽火生說:這煉鐵爐建在離水近的地方比較安全、我想好了,在竹葉河邊砍去幾窩竹子開出片空地就夠我們生產隊建兩座小土爐。竹子長得快、完事後過兩年竹子就恢複原樣了、大家覺得怎樣?王五聽了鼓掌道:這主意好,把爐子建在河邊、到時煉鐵煉的熱了、一個筋鬥就可以翻進河裏洗個澡。其他民兵班長也說這主意好、隻有孫全堅持要集中起來、他說:誰說竹葉壩沒有大塊空地?每隊都有-塊曬壩、隨便選塊曬壩就可以建上七八個爐子、場地問題不就解決了。孫全要動用曬壩建爐的主張立即遭到所有人的反對、反映最強烈的是孫全所在的過橋隊隊長田九成,他批評孫全:占用曬壩建煉鐵爐這鎪主意你也想得出!眼下正是秋收季節、每天割回的穀子打場晾曬都靠那塊曬壩、要是用來建了爐場、以後收割下來的穀子往那放?總不能讓辛苦-年種出來的穀子都爛地裏吧?真是瞎指揮。在-片反對聲中孫全隻好放棄集中建爐的主張、同意任務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