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接引使者(1 / 2)

不滅教!接引使者!滅生銷神丸!

這三個從傳訊符中還原出來的字眼,仿佛千鈞重錘,狠狠地擊在了呂家眾人的心底,頓時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誰人不知,所謂的不滅教,乃是盤踞在無涯山脈深處的一大邪教,其凶名之盛,僅次於凶海深處的血羅門。不滅教內,廣聚天下亡命之徒,融彙各地妖邪凶魔。不論是某些正道宗派的叛逃之人,還是犯下滔天罪孽的各路邪修,一概都照收不誤,使之彙聚成了一股極具毀滅性的力量。

傳聞不滅教的老巢,坐落在一處名為赤陰山的高峰之上,隻是赤陰山究竟在無涯山脈的何處,卻是極少有人知道。

不滅教妖邪的凶厲無道,人盡皆知,因而正道各大宗門的修士,但凡聽聞不滅教這三個字,無一不是恨得咬牙切齒,直欲誅盡群魔而後快。

而接引使者,則好比是不滅教散布出去,紮在崖州、昌州、沂州各地的一枚枚釘子。其出現於世的職責,便是為不滅教發展無涯山脈之外的各種妖邪人物,將一些原本散亂的邪修,糾結成一股股規模不一的大小勢力。同時,接引使者也負責把一些看中的妖邪精英,推薦進入不滅教,從而擴大赤陰山上教眾的規模。

因此,能夠成為接引使者的人物,必然是機敏警覺,口才流利,擅於鼓動遊說之輩。否則哪來那個能耐,將散布在各州各地的各路妖邪彙聚一堂,聽從不滅教的號令呢?

每一個接引使者,就相當於不滅教散播出來的一枚劇毒的種子,一旦在某地紮根,隨著時日漸久而開枝散葉後,那塊本應平靜的地方,就不免會多出一些動亂來。

雖然潛藏在各地的接引使者,修為一般都不太高,大多是在築基期的樣子。但這批行蹤詭秘的人,卻個個都擅於偽裝和興風作浪。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不動聲色地潛伏於各地,甚至滲透進一些名門正道和修行世家內部。

這些接引使者,非但招引各路邪修,四處為非作歹;甚至還會誘導正道弟子步入歧途,改正歸邪,從此成為天下公敵。

如此令人發指的作為,使得天下正道各宗,防患不滅教接引使者,尤勝於防賊。各大門派對接引使者的態度,無一不是莫管青紅皂白,見之即殺,以絕後患。

至於滅生銷神丸,則是一種用來自殺的劇毒藥物。每一個接引使者身上,都會帶有一定數量的滅生銷神丸。一旦發生意外,或當自己落入正道修士之手時,就立即服下毒丹,自殺身亡。如此一來,正道人士便再也不可能從他身上,逼問出任何有關不滅教的信息來,所以接引使者,又被很多人稱為‘接引死者’。

讓呂家眾人想不到的是,每日在自己麵前晃來晃去,辦事幹練的管家趙帆,竟然也會是不滅教的接引使者。而一想起對方居然在呂家呆了如此之久,眾人更是心底陣陣發寒,隻覺得自己實在是愚鈍不堪,居然與蛇蠍同居而不知。

呂家在崖州,雖是一個規模不小的修行世家,但卻苦於呂氏一脈人丁不旺,隻能不斷從外界招收各路能人異士,來為呂家的興盛出力。因而呂家一直以來,就有大開院門,廣納賢才的慣例。

當然,呂家的門庭,也決不是尋常之輩想進就能進的。前來呂家之人,要成為呂家幕下的賓客,不僅得經過能力、品格各方麵的甄選考驗,最後還得由呂家家主親自過目決定。

每到那時,家主呂鬆,會將選中之人集中於一地,而後施展呂家獨有的無上術法‘望氣之術’,來甄別招募之人的優劣。

望氣術,又名尋靈訣,乃是呂家在崖州的立足之本,術分三層,觀相、望氣、尋靈。觀相境可以識人知才,望氣境可辨各類氣息,尋靈境則能搜出隱藏的靈力波動。

這一代呂家的家主呂鬆,已將尋靈訣練至望氣境,照理說絕無可能有居心叵測之人漏過其慧眼,混入到呂家內部來。然而趙帆的出現,卻是成了一個例外,也讓在場的呂家弟子心底,憑空升起了不可置信之感。

小竹林外,氣氛緊張得像是一張繃緊的弓弦,隻是家主呂鬆,卻沒有去看眾弟子的目光,而是一下子轉過頭,望向了站在他身邊的族弟,修為金丹初期的呂源。

那呂源不知何故,看向趙帆之際,神色裏總是隱隱帶著一股不安的憂慮,隨即他一抬頭,又對上了呂鬆金芒微露的目光,心頭更是忍不住一陣哆嗦。

管家趙帆,之所以能夠避開呂鬆尋靈訣探查,滲透進呂家內院,正是因其由呂源本人親自引薦,直接帶入呂家做事的。而呂鬆一向心地仁厚,竟是對其不加懷疑,任由呂源安排趙帆在白雲府中管理大小事務。

且平日一見之下,趙帆給人的感覺,確實是一代英才,毫無不可取之處。再加上他辦事老練,擅於變通,深得呂家眾人的尊敬,呂鬆也就逐漸認可了其在呂家的地位,不再多加過問呂源當初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