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進補
冬季選用滋補之品,適宜服用脂膏滋膩的藥物或脂多味厚的食物,尤具是動物類補品。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在進補時,應依情況分別對待,多有下列幾種情況:
陰虛不足者,冬天格外怕冷,適宜服助陽的補品。助陽功效最好的藥物應首推鹿茸。它具有補益腎陽的作用,溫而不燥。可購買鹿茸的“血片”或“粉片”,每次0.5~l克,放碗內加水,隔水燉服。若是購買中成藥“鹿茸片”(用鹿茸研粉製成的片劑),每次35片,日服l~2次。還可選服以鹿茸為主製成的各種成藥,如“參茸片”、“參茸補膏”、“龜齡集”、“大菟絲子丸”等,以鹿角膠為主的“左歸丸”、“人參鹿茸丸”等,以全鹿為主的“全鹿丸”等。
另外,許多食物也具有補助陽氣,增加禦寒作用,例如羊肉、狗肉、牛骨髓等,都是冬季補陰的上品,適宜經常食用。
陰虛體質者,在冬季適當進補常常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用中成藥有“左歸九”、“六味地黃丸”等,通常每次服5~10克,每天服2~3次。
食品,諸如海參具有補精益腎的功效,能治精血虧損,虛弱勞怯等疾病;哈什螞螟油具有補腎益精,潤肺養陰作用,可用於病後虛弱、肺腎陽虛之症,此外,燕窩、銀耳也可選購服食。
血虛不足,經常頭昏眼花者,在進補時適宜選用補益氣血之品。常用的有“健身長壽膏”、“補氣養血膏”、“參杞補膏”、“十全大補膏”、“兩儀膏”、“滋補膏”等都是功效較佳、服用方便的中成藥。還有“十全大補丸”、“人參營養丸”、“河車丸”、“滋補片”、“參杞衝劑”等,同樣都具有補氣益血作用。
阿膠,又稱驢皮膠,具有較好的補血滋陰功能。不僅可以配合其他補藥製成膏滋藥服用,也可單獨用黃酒浸泡後加入適當清水、砂糖,隔水燉溶,冷卻後服用。每天服1~2次,每次1匙,對血虛不足有非常好的補益作用。
其他的一般體弱者,可燉食母雞、精肉、蹄膀等。並可適當進食蜂皇漿、牛奶、豆漿、雞蛋、紅棗、桂圓等。
中年女性宜多吃新鮮蔬菜
蔬菜,是人體必需的食物,因為它提供若幹人體必需的重要物質。《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菜為充”,已經指出了它的重要性。充,有補充、完善的意思。“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這句民間俗語已經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人若離開蔬菜,身體就要生病。又如在幾乎所有涉及長壽的箴言中,都包含有多吃蔬菜的建議。
過去人們為了保持青春、美容而過於信賴補藥,但美國皮膚科教授克爾克雷斯特博士通過培養人體皮膚細胞實驗,堅信胡蘿卜素可以防止皮膚老化。博士規勸人們與其期望每天吃人參防止衰老,不如多吃一些黃綠色蔬菜。
目前,癌症已經困擾了整個世界,但脆甜的“心裏美”蘿卜、鮮嫩的豆芽和絲瓜等十幾種新鮮蔬菜中含有一種幹擾素誘生劑,能抗病毒感染,抑製腫瘤,這是中國預防醫科科學院病毒研究所經過6年研究後得出的結論。幹擾素是提高人體抵抗力的重要物質,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幹擾素的基因,在誘生劑的刺激下產生幹擾素,發揮抗病毒和抗腫瘤的作用。因此,含有幹擾素誘生劑的蔬菜都可能有防癌、抗癌作用。但有些幹擾素誘生劑可因烹飪時高溫的破壞而失去作用。此外,蔬菜還提供大量的酶、有機酸、葉綠素等,這些都對癌有某些抑製作用。而食用菌中的多糖體,抗癌作用就更為肯定了。為此,美國癌症研究所向人們建議:每天至少吃5次蔬菜和水果。美國衛生部門還給人們開出一份食譜:早上一杯橙汁,中午一份生菜蕃茄色拉,下午以水果或胡蘿卜作小食,晚餐多吃菜花等蔬菜,夜間再進點水果或果汁。
朱丹溪《茹淡論》說:“彼粳米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屬陰而最補者也,惟與菜同進。”那麼,為什麼吃米也要“與菜同進”呢?這裏有個酸堿平衡問題。因為米麵魚肉蝦蛋等屬於酸性食品,而蔬菜、果品屬於堿性食品,要維持人體酸堿平衡,酸堿性食物應當按照1:4的比例進食,反之便會出現失調。
從中醫學理論出發,由於蔬菜來源和食用部分的不同,性能也有差異。其中大多數蔬菜的性寒涼,以清熱除煩、通利大小便、化痰止咳等功能為多見;少數蔬菜性溫暖,能起到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因此,中年女性宜多吃新鮮蔬菜,保護健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