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在酷夏重慶,隻有防空洞帶給我最真切的涼爽。我不知道重慶究竟有多少防空洞,但這一曆史地理融合自然的奇妙,總誘惑著我。

防空洞又是人造地理,在重慶意義非比尋常。它讓悲壯的曆史清晰可見,使城市的複雜性變得可讀,給夏季酷暑難耐的人們一個清涼世界。這亦是想象的地理。

防空洞的多個麵孔,其實質在於,地理的多維呈現。在重慶這樣一個山頂上的城市,高樓從中心向邊緣蔓延,從地麵不斷伸向蒼穹,而防空洞卻展現出城市空間的逆向生長。這是另一個世界,抑或對地麵世界的完善。它的涼爽、寧靜與酷熱、喧鬧的都市構成了一幅對立的地理。山上與山下,地上與地下,熱與涼,鬧與靜……兩種地理在更多的對立中相互刻寫、互為補充,展現了重慶獨一無二的都市景觀。

高樓巍然屹立,它是城市的中心,其他建築圍繞它向四周瘋狂擴展。這是大都市難逃的命運。城市的騷動一時凝聚在這一巨大的視像之前,匆匆人流好似突然靜止不動。我感覺,在我麵前的這城市猶若一幅“粗質的油畫”。它的五顏六色足以迷亂人們的視線,它的奇觀總使大眾為之膜拜。它離不開誇張的展現,一個需要注視的地理。

離開這張巨型“畫布”,我來到防空洞,周圍已經坐了一些人。他們和我一樣的原因來到這裏。我感到一陣清新的氣息。當我觸摸它冰冷的磚石,仿佛聆聽到一種隱秘的聲音,吟誦著城市獨特的音符。這是詩的空間,一個需要聆聽的地理。

詩與畫,這是藝術不變的碰撞和交流,我想,這也可理解為防空洞與高樓林立的城市之間隱秘的應答。城市的發展過程不過就是一個不斷製造地理的過程。城市地理在變化的洪流之中,其形態日新月異,處處散發著迷人的意象。人們說,它們作為每一城市獨有的象征,或詩或畫,富有生命,會說話。

製造地理,讓我們開始享受城市的詩與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