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初春的太陽還沒有升起,空氣裏還彌漫著破曉時的寒氣。
燕京仁愛醫院裏,燈火通明,暖意融融,參加義診的醫護人員正忙著整理醫療器械、藥品、宣傳資料準備裝箱上車。
7時10分,12名醫護人員如約乘坐兩輛義診專車奔赴燕京市郊區金龍寺村,拉開了關愛殘疾兒童、留守老人首場“仁愛健康行”的序幕。此次義診活動由荊陳一刀全力發起,為當地老百姓送免費醫藥下鄉。
南平鎮金龍寺村,初春的陽光還沒來得及溫暖這塊朝氣蓬勃的村莊,勤勞的村民們早已忙碌起來了。
當文化廣場響起了美妙的音樂,村民們放下手中的活,有的自帶板凳、有的攙扶著老伴紛至遝來。
很快,現場彙集了1000多人。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前來應診的村民整整齊齊地坐在廣場中央,靜靜地等待燕京仁愛醫院專家們的到來。
9時15分,“仁愛健康行”的醫護人員還顧不上一路顛簸勞累就投入了工作。他們將8張桌子在廣場的一側擺成長條。“風濕科、內科、心腦血管、心電圖、健康檔案登記處、藥品發放處”把科目有序地分成6組,依次展開。在人們的期盼中,健康社區行的首場活動開始了。
年輕的導醫們除了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外,更多的是耐心詢問每一位來應診的村民,根據主訴分診到相應的義診醫生。兩名護士忙得不亦樂乎。她們一麵為村民講解藥物的服用方法,一麵在在藥瓶上標注記號。
人群中,一個老年婦人正在向陳一刀那裏走,突然腳下一歪,歪倒在陳一刀的桌子旁邊。
陳一刀吃了一驚,連忙把老人扶起來,扶到一邊的椅子上,吩咐梅如花道:“快,20毫升葡萄糖,兌點水。”
“哎,知道了。”梅如花應了一聲,連忙跑過去敲開一支葡萄糖,加水後給老人服下。
“老人家,你哪裏不舒服?”陳一刀邊把脈邊問。
“哎,經常惡心,嘔吐,還經常流虛汗,有好多年了,一直在吃藥,可幾乎是吃什麼吐什麼,聽說你們搞義診,所以就過來看看。”老人喘息了半天才說。
老人叫吳先玉,今年68歲,喪偶。
陳一刀一搭脈,眉頭微微的一皺。立即運功,打開透視功能,從吳先玉老人的體內器官來看,血管堵塞嚴重,心髒跳動紊亂,看來這心髒病已經頗為嚴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好吧,我來開個處方,您先去做心電圖,然後再來量個血壓。”陳一刀安排梅如花悉心幫她作了係列地常規檢查。“您的血壓和心髒的確有點問題,我給您再補充一種藥,把以前的藥和這個藥一起吃,不用擔心,適當注意飲食,平時以清淡為主,好好休息,另外,要定期檢查,定期複診。有時間到燕京仁愛醫院做一個全麵的檢查,費用我會全部減免的。”
老人拿著藥千恩萬謝的走開了。
這時候,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怯生生的走了過來。
“醫生叔叔,你能幫我的奶奶看看嗎?她在床上躺了好多年了,沒有錢看病!我家就在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