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那年她18歲,大眼、圓臉、皮膚白皙、身材高挑,從頭到腳完全符合當時的主流審美。雪君就讀於上海著名的聖瑪麗亞女子中學,成績優異。一切近乎完美,似乎老天太厚待她了。

但她也有不如意,那就是她的出身,她的母親是個傭人。

她父親本是無錫西郊人,家境貧困,十幾歲時被送來上海當學徒,闖蕩幾年後,在河南中路擺起了呢絨攤經商。一天,一個英國商人運了批駱駝絨來,原本要賣給永安公司的。不巧永安老板那天不在,英國人又急於回國,就將貨賒賣予他。後來,那英商不知何故沒有再來上海。他因這票無本生意發了筆小財,用這錢在河南路和廣東路開了兩家呢絨店。苦心經營數年後,成為上海灘上有名的“呢絨大王”。他在生意上風生水起也有賴於他精明的老婆。他老婆是個小戶人家的小姐,能寫會算,為人處事也頗為得體,在他擺地攤時就嫁了他,算是患難夫妻了。漸漸的,小日子紅火了,兒女承歡膝下。

男人有了錢難免會有別的心思,回無錫老家修園子時他便勾搭上了朋友家的女傭。忌憚於上海的老婆,他沒有把她帶回上海,隻是隔三差五借著由頭往無錫跑,園子也就越修越大。前兩年,我去無錫參觀了這園子,雖然已改頭換麵成了收費的公園,但還能看出當時的底氣。

話說到這,雪君該出生了。她母親本盼著是個兒子的,對她的降生有點小失望。好在她繼承了父母的優點,聰明、漂亮,討父親喜歡。終於,在她一歲時,父親做通了老婆的思想工作,把母女二人接到了上海,但始終沒能進家門。她母親隨後不停生養,一共有過七個小孩,活了六個。雪君的記憶裏,母親不是在大肚子就是在奶孩子。多年後,見到這位光榮媽媽時她已癱在床上,反反複複著對著牆上的相片喃喃自語:“鬆方先生是好人呀。。。。。。”很難想象那幹瘦的、毫無生氣的身軀曾經孕育了那麼多生命。

雪君在兄弟姐妹裏是最出挑的,她四妹常吃醋地說:“姐姐長得漂亮,爹爹最寵她了。”確實,她不但在吃穿上受優待,父親也樂於帶她出去轉,順便享受旁人的誇讚。有意無意的,父親會拿她同老婆生的那幾個孩子作比較。雪君從小就知道,她比他們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