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2 / 2)

在唐朝末年的亂世之中,武將雖然十分吃香,但要想開創自己的一番霸業,文臣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否則隻能同“不儒哥”孫儒那般走向瘋狂的滅亡。

錢鏐雖然出身行伍,但十分懂得吸取招納文人為其所用,比如唐朝末年的著名詩人羅隱便是錢鏐所極其重用的一位文人。

羅隱,字昭諫,浙西新登人,祖羅知微、父羅修古都曾是唐朝的朝廷官員,羅隱也算得上是出身書香門弟。

羅隱其實原名羅橫,雖然長相極其醜陋,但卻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少年時代便能作詩吟詞,與鄉人羅虯、羅鄴號稱新登縣的“三羅”。

既然號稱當時新登縣的神童,那麼羅隱自然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科舉的老路,按照正常規律,像羅隱這樣的神童搞科舉自然是信手拈來。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極負學識的羅隱居然曆七年而不中舉,簡單有些不可想象。

其實在唐朝的那幫文人中間,有才華、學識而不中舉的例子比比皆是,科舉製度的確存在著它的不科學性,就連詩鬼杜甫都曾應試不舉,羅隱也可以心理平衡了。

而且羅隱又屬於那種典型的生性孤僻、恃才傲物、直言敢諫的文人,比如在一次應試過程中,恰逢長安大旱,唐朝皇帝下詔祈雨做法。

原本祈雨也沒羅隱什麼事,可這哥們又犯了耿直的脾氣,居然上書反對祈雨。

這樣的做法,即使中舉了估計也會被皇帝給擼掉,再加外表長相實在過於醜陋,很不待見人,所以羅隱似乎注定與科舉無緣。

仕途的不得誌也就算了,由於長相的醜陋,羅隱甚至在個人感情生活方麵也屢受挫折和打擊。

當時的唐朝宰相鄭畋十分欣賞羅隱的才華和學識,因此經常將羅隱的詩詞作品帶回家給自己的女兒看。

鄭畋的女兒也是個喜歡文學的才女,看到羅隱的作品後,儼然把羅隱當成了自己的超級偶像,並對羅隱心生愛慕之意。

但那個年代又沒有什麼媒體宣傳和炒作,雖然鄭畋女兒很欣賞羅隱的才華學識,但畢竟沒有看到羅隱本人,所以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羅隱的廬山真麵目。

有一次,乘著羅隱到宰相府麵見鄭畋之際,鄭畋女兒便暗中偷偷觀察羅隱,結果羅隱的廬山真麵目令鄭畋女兒大失所望,從此偶像便再也不是偶像了!

羅隱無意間錯失了一位美女老婆,也錯失了成了當朝宰相女婿的機會!

仕途無戲,愛情受挫,心灰意冷的羅隱甚至給自己改名為羅隱,意思是遠離喧囂塵上的官場,過起遠離塵世的隱居生活。

但心情極度鬱悶的羅隱遇到了一位名叫羅尊者的相士,這位羅尊者對羅隱進行了開導:其實中不中舉又有何意義,隻不過是為了當一名小吏而已,如果能夠放棄科舉,東歸霸國,則終生富貴矣!

聽完羅尊者的一度話語,羅隱茅塞頓開,終於放下了心中的科舉陰影,開始遊曆湖南、江淮一帶,目的是尋找心中理想的霸主。

羅隱遊曆南方的第一站是淮南節度使高駢,而此時的高駢正忙於向呂大仙學習成仙得道之法術,哪裏閑情逸誌去關注羅隱。

生性孤僻耿直的羅隱自然看不慣裝神弄鬼的高駢,便乘機在廟宇之中題詩諷刺高駢。

羅隱雖然很孤僻耿直,但卻不傻,知道得罪高駢沒好果子吃,於是乘夜坐船開溜走了!

高駢看到羅隱的題詩後,勃然大怒,連忙派兵抓捕羅隱,但讓精明的羅隱溜走了。

但讀書人有時候也不是好惹的,高駢死後,羅隱為了報當年追捕之仇,寫了《妖亂誌》一書,對高駢在準南一帶求神拜仙的荒唐之事極其諷刺、嘲弄!

逃亡淮南,羅隱又來到了時任剿匪招討使的宋威地盤上,當時的宋威正負責全力征剿王仙芝和尚讓等鹽販軍隊,但此時的宋威卻畏縮不前、毫無鬥誌。

羅隱又開始管不住那張大嘴巴了,居然寫了封信教訓宋威,搞得宋威很惱火,到處尋找羅隱,羅隱一看苗頭不對,再次拍拍屁股開溜了!

南方混了一圈,理想的霸主沒碰到,差點兒丟掉了小命,羅隱鬱悶之際又回到了北方,來到了河北三鎮魏博鎮的地盤。

河北三鎮已經脫離唐朝朝廷管轄近百年,藩鎮的節度使幾乎個個都是桀驁不馴的兵痞大爺,比起高駢、宋威更加地凶狠可怕,按理說這回羅隱該老實管好自己的大嘴巴了!但羅隱決定將他的孤僻耿直、直言敢諫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