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所有傳入劉漢宏耳中的那些消息都是那麼的令人感覺“美妙絕倫”,劉漢宏不經意間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在唐朝末期,說起這位劉漢宏,其實也算是半個風雲人物,這位仁兄原本是荊南節度使王鐸的部將。
在晚唐的政界,王鐸也算是位知名人物,原本隻是門下侍郎、平章事的文官王鐸卻喜歡衝鋒陷陣、征戰沙場,所以在乾符六年黃巢率軍由廣州北上時,王鐸自告奮勇要求在江陵一帶阻擊黃巢。
很不幸,此時的劉漢宏正好是王鐸的部下,而且正好負責駐守江陵。
由於江陵一帶守軍薄弱,不滿萬人,所以王鐸便北上襄陽搬救兵,駐守江陵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劉漢宏身上。
如果能夠在江陵成功的阻擊黃巢,劉漢宏必將立下赫赫戰功,但可惜劉漢宏似乎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黃巢的大軍還未兵臨城下,劉漢宏就已經做好了棄城而逃的準備。
棄城而逃也就算了,劉漢宏似乎嫌自己在晚唐軍事界的知名度不夠高,決定做些比較知名的大事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比如說,在逃離江陵之前,劉漢宏下令全軍在江陵城大肆燒殺掠奪,美其名曰“焦土抗黃”,然後率兵北逃,成為名符其實的流氓軍隊。
黃巢還沒做的事居然被劉漢宏搶先取做了,和黃巢搶生意,劉漢宏實在很有個性。
按理說像劉漢宏這樣的流氓軍隊,應該是唐朝朝廷深惡痛絕的對象,其惡劣性質並不亞於黃巢的鹽幫軍隊,應該是人人得而誅之。
但在晚唐的軍政界,任何事情的發展從來都不是按正常的軌道進行發展,各個藩鎮軍隊和唐朝朝廷之間的關係向來是朝秦暮楚、貌合神離,今兒兵戎相見、明兒把酒言歡,隻要大家還把長安城的那些唐朝皇帝表麵上當個皇帝,搶劫掠奪個把城池,殺死些百姓又算得了什麼大事?
所以,禍害了江陵城的劉漢宏居然安然無癢,那麼安然無庠後的劉漢宏又開始手癢了,率領他的那支流氓軍隊居然名正言順地開始了他的造反事業,攻掠宋、兗、申、光等州縣,儼然準備做第二個黃巢。
李儇雖然很不像個皇帝的樣子,但他畢竟還是唐朝名義上的皇帝,不給皇帝麵子,皇帝當然很生氣,於是劉漢宏終於光榮地榮登唐朝朝廷的剿匪黑名單之列。
但劉漢宏似乎還沒黃巢那些雄厚的資本,朝廷一生氣,漢宏很害怕,那就繼續向朝廷投降吧!
廣明元年七月,劉漢宏正式向唐朝朝廷表達了深深的懺悔和歉意,表示自己一時糊塗、誤入歧途,希望朝廷能夠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
唐朝朝廷的最大威脅仍然在黃巢,所以大家本著活稀泥的態度,決定給劉漢宏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劉漢宏繼續安然無庠,還被任命為宿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