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駢打怕了的黃巢再也不敢久留福建,幹脆再次率領他的鹽幫軍隊南下,進入嶺南也就是今天的廣東地區。
唐朝末年的廣東地區和今天的廣東地區可不是一個概念名詞,那個時代的廣東嶺南地區是貧瘠、落後、荒蕪人煙、氣侯惡劣、疾疫橫行的代名詞,除非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一般人都不願意跑到嶺南去工作和生活,嶺南大都是唐朝政府流放和發配政治犯的理想場所,如果你有幸被分配到嶺南地區工作,那麼百分之九十九你將會在嶺南度過自己的餘生!
但已成驚弓之鳥的黃巢似乎管不了那麼多顧慮了,乾符六年九月,黃巢率軍攻占嶺南頭號重鎮廣州,準備開始他在嶺南的土皇帝生活。
嶺南一帶的唐朝政府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高駢同誌似乎也不願親自跑到嶺南地區去伺候黃巢,所以黃巢打算在廣州長期定居了。
但在嶺南定居絕對不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因為瘟疫開始襲擊黃巢的這支軍隊,對於來自山東、河南的鹽幫兄弟來說,要想抵禦嶺南的那些可怕疾病實在太難了,軍中居然十死四五!
再不離開廣州,黃巢和他的那些鹽幫兄弟估計都得埋在廣州了,乾符六年十月,僅僅占領廣州一個多月後,黃巢的鹽幫軍隊再次開始了他們的北伐之路。
黃巢率軍沿湘江順流而下,很快攻占衡、永、譚、郎、饒、信、池、宣、歙、等數十州縣,攪得江南一帶再次不得安寧。
乾符六年十二月,黃巢攜二十萬大軍將攻掠的目標指向了錢鏐的家鄉臨安縣,錢鏐被迫麵臨人生之中的第一次嚴峻考驗!
對於黃巢的再次肆虐和掃蕩江南,作為征剿黃巢鹽幫軍隊的全軍總指揮,高駢同誌自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何況大唐長安大明宮裏那位酷愛玩耍的少年主人李儇剛剛任命高駢為淮南節度使,充鹽鐵轉運使,高駢瞬間成為掌握淮南軍政經濟大權的實力派武裝力量,實力已經水漲船高,當然也得向那位玩耍天子有所表示。
於是,高駢向淮南、江西、浙西地區的各路軍隊發出了剿匪總動員,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把黃巢消滅在江南。
雖然浙西並不是高駢的實際控製地盤,但作為大唐在江南的征剿總指揮,董昌和錢鏐自然要聽命於高駢的遙控指揮。
王郢、曹師雄之流畢竟隻是些龍套、邊緣級小角色,但黃巢絕不是什麼小角色,自從他率領那幫鹽販兄弟起兵以來,不知有多少唐朝的將領已經成為他造反事業的墊腳石,就憑董昌和錢鏐兩個小巴拉子,估計給黃巢的二十萬大軍塞牙縫都不夠!
董昌對此憂心重重,因為整個石鏡鎮上下一共隻有三百多名士兵,用三百多名士兵去阻擋黃巢,不要開什麼國際玩笑了,但錢鏐卻有自己的應敵之策,正麵和黃巢交手毫無勝算,但臨安一帶多為山區,翻山越嶺,黃巢的二十萬大軍無法全體通行,必然是以小股部隊慢慢行軍,旗鼓相遠,首尾很難相顧,可以采取伏擊戰。
錢鏐非但提供了應敵之策,而且自告奮勇主動充當伏擊戰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