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六年正月,才當了半年皇帝的劉知遠病逝,他的兒子劉承祐繼承了後漢的皇位。劉承祐不到二十歲,劉知遠臨終前安排了楊邠、史弘肇、郭威、蘇逢吉四位文武大臣擔任劉承祐的輔政大臣。
但劉承祐並不甘心這四位輔政大臣在朝堂指手畫腳,於是聯合輔政大臣中的蘇逢吉,暗中密謀要幹掉另三位輔政大臣。保大八年十一月,劉承祐殺死楊邠和史弘肇,並派遣使者到河北想要謀害在外任職的郭威。
郭威的人緣還不錯,很快有人向他通風報信,得到皇帝劉承祐要殺他的消息後,郭威別無選擇,隻能造反。郭威時任天雄軍節度使,精兵強將,實力雄厚,而劉承祐在朝中的濫殺朝臣,已經使得軍心不穩、人心渙散。
很快,郭威便率兵攻破汴梁開封,劉承祐死於亂軍之中,短命的漢王朝宣告滅亡。保大九年正月,郭威稱帝建國,國號周,改元廣順。
劉知遠的弟弟是河東節度使,由於不甘心臣服於郭威,於是在河東太原繼續稱帝,國號還是漢,同周國分庭抗禮。
郭威稱帝後的數月時間,便把各種弊政陋習進行革除,減免百姓頭上的各種苛捐雜稅、廢除各種極其殘忍的酷刑重刑,還大力提倡發展農業經濟、提高農業生產,為國家積累財富資源,又謙遜恭敬的任用有才德的文官,以實際行動改變軍人政權的粗魯不良形象,甚至拜謁孔廟、孔墓,尊崇聖人,表達出了以儒教治天下的思想。
但郭威年事已高,僅僅當了三年的皇帝,便因病去世,皇位交給了他的養子郭榮。郭榮原名柴榮,郭威是他的姑父。由於郭威的家屬全部被劉承祐所殺,沒有子嗣的郭威隻能把侄子柴榮收為養子,立為皇嗣。
柴榮繼位後,在養父郭威的基礎上,加大了各項改革的步伐。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柴榮通過各項改革措施,使得周王朝政治清明、國家富強、軍事強大。
柴榮繼位僅僅三個多月,便在河東高平大敗前來挑戰的劉崇軍隊,展示了強大軍事指揮才能。
周顯德二年五月,柴榮開始進攻蜀國。麵對虎狼般的周國精銳軍隊,蜀軍節節敗退,最終丟失了成、鳳、和、階四州。在進攻蜀國的同時,柴榮決定對南方諸國發動戰爭。十一月,柴榮任命李穀為淮南道行營都部署,正式發動了對南唐淮南的軍事進攻。麵對強大的後周軍隊的進攻,李璟驚惶失措,隻能調動整個淮南地區的所有精兵強將進行抵抗。
開戰兩個多月,後周軍隊多次擊敗南唐軍隊,令李璟更是憂心重重!閩國降臣、著名的正直丞相潘承祐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向李璟建議,到閩地的建、汀、漳、泉四州,招募士兵、將領,支援淮南戰場。在潘承祐的推薦及勸說下,以林仁肇、陳德誠、鄭彥華、許文稹為首的大批將領開始走出閩地,展現他們的軍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