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掉了安重榮,石敬瑭接下來就要處理彰義軍節度使張彥澤擅殺彰義軍掌書記張式一案。其實這件案子並不複雜,起因是張彥澤家教無方,兒子不類其父,所以張彥澤曾經毒打兒子。張公子忍受不了父親的虐打,逃到齊州,結果被當地官府抓住,送回涇州由張彥澤處置。張彥澤要殺兒子,請旨定罪。掌書記張式覺得年輕人犯點錯很正常,教訓幾頓就行了,何必下此毒手?屢勸張彥澤。張彥澤暴怒,把氣全都撒向了張式,舉箭要射死張式,張式嚇的逃了。張彥澤卻不打算放過張式,派心腹人把張式給捉了回來,以酷刑殺死張式,又搶了張式的老婆。張式的父親張鐸痛心兒子慘死,來到汴梁告狀,要求皇帝懲處張彥澤殺人之罪。張彥澤有功於石敬瑭,所以石敬瑭也沒打算把張彥澤怎麼著,何況張式一個小小的掌書記,天下何止萬計。死了也就死了,李從厚如何,做過皇帝的人,不也被石敬瑭棄之如蔽履。這事本就過去了,可刑部郎中李濤卻不滿皇帝如此縱容手下草菅人命,要王法何用?李濤伏地請石敬瑭下旨誅張彥澤,以暴其罪。石敬瑭不同意,勸李濤做人靈活一些,何必如此拘泥於古。李濤不服,持笏叩頭,請皇帝誅張彥澤,聲色俱厲。石敬瑭李濤如此不中抬舉,大怒,揮袖讓李濤快滾。李濤甚有骨氣,死活不走,依然在石敬瑭耳邊叨叨。石敬瑭見他如此難纏,口氣略有緩和:“張彥澤確實有罪,可是我曾經許張彥澤不死,誓約為證,你想讓朕做個言而無信的人?”李濤不依不饒:“私情不可以犯公法,陛下以私誓欲活張彥澤,當初陛下還許範延光不死,今日範某何在?”這句話問的好!把素來伶牙利齒的石敬瑭問了個張口結舌,答不上來。被李濤逼上了絕路,石敬瑭隻好服軟,下詔痛責張彥澤,降級處理,並封張式父張鐸、弟弟張守貞、兒子張希範為官,賜十萬錢安葬費,並讓張彥澤把私吞的張式家產退出來,歸其妻子,這才算有個了結。
天福七年的五月,石敬瑭突然染上重病,屢治無效,眼看到大限就要到了。石敬瑭知道閻王爺要請他過去了,但這時他的繼承人問題還沒有解決,最年長的兒子石重睿也隻是讓人抱著拉屎撒尿的小娃娃。雖然侄子石重貴已經成年,但畢竟不是自己所生,胳膊肘不想朝外拐。便托孤於宰相馮道和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希望在自己死後讓石重睿繼位。並下詔讓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回朝輔政,可在朝中主事的齊王石重貴不喜歡劉知遠,把詔書給扣了下來。這年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死於大梁宮中。臭名昭著的皇帝一命嗚呼了,那些已經習慣跟著眾多皇帝跑江湖的文官武將們是不會悲傷的,換誰當皇帝不一樣?隻要保證我們的富貴就行。不過,在悲傷的石家人中,有一位表麵上也是重孝在身,痛哭哀號,但心中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這個人就是石敬瑭的侄子齊王石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