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國地域狹小,由於兵少,實力不足,因此吳越一直以效忠於中原王朝為主要軍略。在唐亡之前,錢鏐忠於唐朝;在朱溫篡唐建梁以後,他又效忠於後梁,由是亦從後梁得到了吳越國王、諸道兵馬都元帥的頭銜。後唐滅梁以後,錢鏐又向後唐上表稱臣,不僅得到了吳越國王、天下兵馬都元帥的頭銜,而且還得到了玉冊金印,以示恩寵。憑此,吳越便有效地防禦了周邊割據勢力對吳越國的侵擾。時錢鏐一麵向中朝稱臣,一麵則自為小朝廷;其府署不僅稱朝廷、僚屬稱臣,而且還自立年號,共有天寶、寶大、寶正等三個年號,直到其子錢元瓘繼位,才改用中朝年號。同時,他還自行與新羅、渤海等國往來,又給他們行製冊、加封爵,儼然中朝一皇帝。
錢鏐貫徹“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國策。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獎勵墾荒,發展農桑。他開拓杭州城郭,營建宮殿,大興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宮”之稱。特別是他在統治區內興修水利,修建錢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隻往來,人稱“海龍王”。又加之戰爭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錢鏐奉北方朝廷,居安思危,發展貿易,歲歲豐收,民得安樂,在混戰割據的局勢下,吳越富庶甲於東南,說明錢鏐是有一定曆史功績的。特別是他修築捍海石塘、治理太湖,開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整理鑒湖,建設蘇州、杭州城,開拓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奠定了浙江糧倉——杭嘉湖平原的堅實基礎。
錢鏐於後唐長興三年卒。終年八十一歲,葬臨安錢王陵。從朱溫建立梁朝開始的五十多年裏,中原地區前後換了五個短暫的王朝——梁、唐、晉、漢、周。這一時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還有許多割據政權,有的稱帝,有的稱王,前後一共建立了九個國,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漢,一共是十國。朱溫即位不久,鎮海節度使錢鏐首先派人到汴京祝賀,表示願意稱臣。朱溫十分高興,馬上封他做吳越王。
錢鏐原來出身貧窮,年青時候做過鹽販,後來到浙西鎮將董昌手下當部將。黃巢起義軍攻打浙東的時候,錢鏐用小股兵力保住了臨安。唐王朝認為他有功,封他為都指揮使,後來,又提拔為節度使。錢鏐當上節度使以後,擺起闊綽來。在臨安蓋起豪華的住宅,出門的時候,坐車騎馬,都有兵士護送。他的父親對他這樣做法,很不滿意。每次聽到錢鏐要出門,就有意避開。錢鏐得知父親回避他,心裏不安。有一次,他不用車馬,不帶隨從,步行到他父親的家裏,問老人為什麼要回避他。老人說:“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靠打魚種莊稼過活的,沒有出過有財有勢的人。現在你掙到這個地位,周圍都是敵對勢力,還要跟人家爭城奪池。我怕我們錢家今後要遭難了。”錢鏐聽了,表示一定要記住父親的囑咐。打那以後,他小心翼翼,隻求保住這塊割據地區。當時,吳越是個小國,北方的吳國比吳越強大,吳越國常常受他們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