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閩國(2 / 2)

湛溫是跟隨閩王王審知一同入閩的光壽軍團元老功臣,為人正直,忠心耿耿,並不願意看到王氏家族內部發生內亂紛爭。但湛溫非常清楚,如果按照王延翰的要求鴆殺王延稟的使者,整個閩國必然會發生一場血雨腥風的內亂,如果違抗王延翰的命令,他又會顯陷於不忠君的地步。

進退兩難之際,湛溫做出了自己的最終選擇。湛溫在餞行時,把鴆酒藏了起來,沒有給使者喝,而是讓使者平平安安地返回建州。在返回福州的途中,當來到高安山西嶺時,湛溫決定在此休息片刻,隨後湛溫親自飲下了那杯鴆酒,隨即身亡而死。後人在高安山西嶺建墓立碑,並改名為祭酒嶺。

湛溫以身殉國雖然很悲壯,但最終並沒有成功阻止閩國內亂的發生。王延稟很快得知了湛溫死亡的真相,勃然大怒,決定率先發動武力幹掉王延翰。但在出兵福州之前,王延稟還要做好兩件事情,一件是製造出兵的道義和名份,另一件是尋找可靠的政治盟友。王延稟雖然對自己建州兵團的戰鬥力十分自信,但也想尋找一些出兵的合理理由和借口。

大肆搜羅民間美少女、大肆修築豪華宮殿、在父王治喪期間吃喝玩樂,原本應該算是不錯的理由和借口,但在那個亂世時期,這種現象早已是屢見不鮮、了,用它們作出兵的理由和借口,實在有些牽強附會、惹人恥笑。王延稟對此早有準備,想出了一個出兵的理由和借口:弑父篡位。

這是個足以讓王延稟在道義上徹底占據先機理由和借口,弑父篡位這個罪名可以讓王延翰死上一萬遍了。於是王延稟開始在民間散布消息,說閩王王審知其實是被王延翰和崔氏夫婦毒死的,王延翰為了早日接班掌權,讓崔氏下毒把重病之中的王審知毒死了。

有了出兵的理由和借口,王延稟下一步是尋找強大的盟友。雖然王延稟對自己的建州兵團的戰鬥力比較自信,但也得考慮萬一失敗的嚴重後果,所以尋找強大可靠的盟友共同出兵福州是很有心要的。這個問題對於王延稟來說,其實也不是什麼問題,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王延稟很自然的把目光關注到了王延鈞身上。

泉州刺史王延鈞,無論從哪方麵考慮,都是王延稟最最理想、最最合適的盟友。於是,王延稟迅速向王延鈞派遣使者,表達了希望結盟、共同對付王延翰的想法。身處泉州的王延鈞其實早有對付王延翰的意圖,隻不過王延鈞自從如脫韁之野馬般逃離福州後,變得非常謹慎小心,要想讓王延鈞當對付王延翰的出頭鳥,絕無可能。但王延稟的主動示好觸動了王延鈞那顆早已躁動不安的野心,自己泉州加上王延稟建州的兵力,對付王延翰應該穩操勝券,王延鈞終於心動轉化為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