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整個閩地就一位威武軍節度使,由王審知本人擔任,隻要梁朝方麵能夠同意冊封王延彬為節度使,王延彬在名份上就可以和王審知平起平座,成為泉州一帶的藩鎮。
王延彬的這個另辟蹊徑算盤打得想當精明,不用一兵一卒,狐假虎威,利用中原老大梁朝的威勢,壓製王審知,使自己能夠和王審知平起平座。
然而,此時的中原梁朝正和宿敵河東沙陀族李氏打得焦頭爛額。朱溫早在乾化二年便被其兒子朱友圭幹掉,朱友圭弑父篡位成功,成為梁朝的第二任皇帝。
不過,朱友圭也沒高興幾天,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又被弟弟朱友貞幹掉,朱友貞當上了梁朝的第三任皇帝。梁朝經過這樣一番血雨腥風的內鬥,實力大損,而他的死敵河東沙陀李氏集團實力卻不斷增長。
雖然李克用早已病死,但他的兒子李存勖卻是個比李克用更加可怕的對手。論軍事才能,朱友貞遠遠不是李存勖的對手,在與河東的多交鋒中,梁朝節節敗退,丟失了河北的大量地盤。
在這種節骨眼上,不識趣的王延彬居然還跑來跑官求爵,朱友貞實在不想和王延彬派來的使者多囉嗦一句話,立馬讓這些南方來的混蛋滾回家去了。
王延彬的狐假虎威計劃宣告失敗,這讓王延彬很是鬱悶了一陣,但更可怕的後果隨即而來。泉州方麵的忠良早已秘密派人把此事告知了閩王。此時,王審知已然知道了王延彬私自出使梁朝的事。
自從光啟元年千裏躍進閩地後,王氏家族已經在這裏紮根生活三十多年了,這三十多年時間裏,大家都和平共處、關係融洽,從沒發生過內部的流血鬥爭。
然後,王延彬的私進貢事件的發生徹底打破了這種寧靜和詳和,王審知為之痛心疾首,因為當事人居然是他最為欣賞看重的侄子。
對於陰謀作亂者,王審知自然不會手軟,否則會有更多的仿效者,為了鞏固王氏家族在閩地的統治,王審知必須采取嚴厲措施。
貞明六年十一月,王審知下令將蠱惑王延彬的高僧浩源及其同黨全部逮捕,以陰謀作亂的名義全部誅殺。
至於王延彬,王審知最終選擇了一個比較溫和的處理方法,將王延彬的官職罷免,永遠囚禁於家中。
貞明六年的王延彬事件結束之後,王審知突然感覺自己蒼老了許多,自從乾寧四年大哥王潮去世,王審知接任閩地軍政大權以來,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二十二個年頭。
在此期間,對內,王審知與民休息、發展經濟,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無憂,對外,王審知采取臣服中原、聯合弱鄰、對抗強敵的外交策略,使得弱小的閩地在強敵環繞的險惡環境下,成功頑強的生存下來。
王審知發現自己已經年近六旬,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去和大哥王潮地下團聚,但如何能夠使閩地長冶久安,的確是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頭疼的問題還不止是對閩國未來命運的擔憂,還有那北方的中原梁朝,居然一夜之間就被革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