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又亂(2 / 2)

但虔州彈丸之地顯然並不能遠離戰火,盧光稠在擊退了嶺南劉隱的進攻之後,自身實力大損,無力麵對周邊強敵的進攻,最終選擇臣服於中原朱溫梁朝,盧光稠被朱溫冊封為百勝軍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

開平五年,盧光稠病逝,虔州的主人更換為盧光稠之子盧延昌,虔州的政局開始變得極其動蕩不安。

先是盧延昌同誌被部將黎求幹掉,黎求成為新的百勝軍防禦使。

不久之後,黎求莫名其妙地暴病而亡,部將李彥圖自立。

但李彥圖沒當幾天領導,也深中魔咒般死亡,最後虔州的領導位置交到了譚全播手中。

譚全播原本就是虔州的二號人物,隻是年事已高,並不願意再踏上混亂複雜的曆史舞台,但迫於虔州軍民和一致請求,譚全播同意出山,穩定了虔州混亂的局麵。

但虔州的和平生活僅僅持續了七年,楊氏吳國便迫不及待地大兵壓境,準備把這塊江西最後的地盤收入囊中。

虔州其實並非所謂經濟繁華的好地方,但其戰略位置卻非常重要。

王審知向中原梁朝臣服,定期進貢,而使者經常行走的路線是從建、汀兩州出發,繞道江西最南端的虔州,再經過湖南、荊南,到達中原河南。

為了向梁朝進貢,需要反複繞道,兜個大圈子,似乎有些折騰勞命?當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實在是道路漫漫,前途多阻礙。

淮南楊氏吳國是梁朝的死敵,自然不會允許使者團從吳國途徑,而嶺南的劉漢和梁朝的關係似乎也變得很不和諧,為了避開這些障礙,虔州便成了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

吳國似乎也查覺到了虔州的重要性,決定派遣右都押牙王祺為虔州行營都指揮使,率洪、袁、吉三州之兵攻擊虔州。

吳國為這次軍事行動進行了充足的準備,貞明四年正月,王祺率兵突然兵臨城下,給譚全播弄了個措施不及。

盡管虔州城瞬間被團團包圍,但譚全播在虔州的七年治理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城高牆厚的虔州城在譚全播的指揮下,頑強防守,居然打退了王祺的數度進攻。

久攻不下的吳軍終於遭遇了厄運,軍中突然爆發瘟疫,就連主帥王祺也死於瘟疫之手。

但譚全播並未就此放鬆警惕,以虔州的實力,無論如何不是吳國的對手,必須尋求外部的援助,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有原則,譚全播同時向吳越的錢鏐、湖南的馬殷及福建的王審知等三位鄰居發出了緊急求救信號。

虔州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而淮南楊氏吳國又是大家共同的敵人,所以湖南的馬殷、吳越的錢鏐及福建的王審知都選擇了出兵援助虔州。

自從王審知執掌閩地的軍政大權以來,軍隊已經二十多年未走出閩地和鄰居們兵戎相見了,為了救援虔州,王審知毅然派遣援軍跨出福建,駐紮江西的雩都,做出隨時準備進軍虔州的姿態。

貞明四年八月,吳國在王祺死於瘟疫之後,迅速派遣鎮南節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繼續率兵圍攻虔州,同時應付三路援軍。

劉信的軍事才能遠勝於王祺,在仔細觀察了戰場局勢之後,劉信做出了圍城打援的策略。

首先,繼續對虔州城采取牢牢包圍之態勢,然後再逐個擊破。

不過,還沒等劉信動手,吳越國的一路援軍先出問題了。

吳越國原本離虔州就遠,錢鏐采取的策略是“圍魏救趙”,用攻打信州的方式來牽製劉信的軍隊,但數萬吳越軍居然被信州的一千多守軍擊退,被迫退守汀州一帶,觀望局勢。

吳越的援軍威脅已經解除,劉信兵分兩路分別對付湖南和福建的軍隊。劉信派遣部將張宣率三千精兵突襲駐紮古亭的湖南援軍,大敗湖南軍將領張可存。同時,劉信又派遣部將梁詮率兵攻擊駐紮雩都的福建軍隊。

軍心不穩的福建軍隊最終選擇了撤退。三路援軍居然全體歇菜,讓原本保持高度希望的譚全播瞬間徹底掉入冰窟!

但譚全播如不死小強般繼續死守虔州,繼續阻擊吳軍,把劉信打得極度鬱悶,數次攻城不克,居然心生撤軍之意。

徐溫非常不滿劉信的表現,訓斥劉信必須攻克虔州,否則就軍法從事。

其實虔州城早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隻不過靠著譚全播的全力維持,才堅持了將近一年,現在無法再堅持。

貞明四年八月,劉信終於攻克虔州城,譚全播逃至雩都被俘,整個江西全部被吳國收入囊中。